本报讯(记者 胡晨 通讯员 陈东杰)7月15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上半年我市劳动关系整体和谐稳定。从从业人员行业占比情况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采矿业等4类行业从业人员占我市总从业人员数量的60%以上,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结构比例相对稳定。
统计表明,我市上半年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较为活跃。其中,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上均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反映出我市这三个行业的发展势头较好;房地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在增加和减少方面均表现十分活跃,反映出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在我市就业市场中流动性强的特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数量下降了6.2%、从业人员数量下降了11.5%。
招聘企业中占比前5名的行业为制造业,占3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21.6%;批发和零售业,占6.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2.3%;教育,占3.9%;住宿和餐饮业,占3.5%。招聘职位占比前4名的职位为普工,占26.2%;航空运输服务人员,占8.9%;推销展销人员,占7.4%;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占4.4%。工资水平4000元至7000元之间的职位占29.4%,3000元至4000元之间的职位占28.8%,7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职位占5.4%,超过1万元的职位占4.7%,在1900元至2000元之间的职位仅占1.3%。4000元至7000元是我市就业人员的主要薪酬水平,1万元以上薪酬的职位比上年度同期上涨了2个百分点。
市人社局调解仲裁管理和劳动关系科工作人员表示,总体来看,我市对普工、航空运输服务人员、推销展销人员、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是上半年就业的主要领域。
据了解,我市各级仲裁机构积极探索推行办案新办法,逐步建立围绕争议焦点办案、紧扣争议焦点结案的办案模式,使普通案件按标准化程序快速审结,复杂案件有针对性办理,切实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和效率。上半年,全市仲裁机构共处理案件414起,其中调解或者因调解撤诉案件193起,裁决案件97起(其中一裁终局24起),不予受理案件124起,挽回当事人经济利益931.7万元,有力维护了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