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许昌市中心城区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市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却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为我市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打下坚实基础?笔者认为,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要建设配套设施。要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足额统一配置设计美观、标识易懂、规格适宜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引导指示牌;针对家庭有害垃圾数量少、投放频次低等特点,可在社区设立固定回收点或设置专门容器,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独立储存;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衔接,建设兼具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暂存点。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民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它不是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要强化各项要素保障。万事开头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因此要压实各级责任,做到既各司其职,又分工协作,确保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位;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足额配置,分类设施建设到位,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不仅反映城市管理水平,而且是市民素养的体现。它是城市管理的细化、创新,也是生活习惯的优化、重塑。作为城市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而是应当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打响“城市环境保卫战”,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