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刚领 通讯员 武书锋
7月16日是建安区的扶贫日。建安区榆林乡岗刘村魏周甫家,一大早就来了个品学兼优的“小伙伴”。他和魏周甫家两个上八年级的儿子相谈甚欢。
这个建安区人防办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团队里的“小伙伴”,是该区人防办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马二勇的儿子。马二勇得知同事姜喜锋分包的贫困户魏周甫家有两个上初中的孩子,年龄和自己的儿子相仿,就利用儿子放暑假的机会,带着精心挑选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和儿子一起来到魏周甫家中,让三个同年级、有共同语言的孩子接触交流,用孩子影响、帮扶孩子,同时也为脱贫攻坚尽一份力。
魏周甫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他的妻子身患二级残疾,16岁的长子和15岁的次子均在榆林乡上八年级。魏周甫说:“真是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给俺发低保救助、残疾补贴、教育补贴、企业带贫等,要不是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俩孩子哪有机会坐在教室里学习,估计初中都难上到毕业。你看,政府给俺免费体检、免费送药,还给俺改建了厕所、厨房,改造了电路,帮扶人还经常鼓励我好好干,关心俺孩子的学习,大热天的还带着孩子来给俺孩儿鼓劲,真是太感谢了!”
姜喜锋和马二勇说:“放心吧,好政策脱贫不落一人,虽然你家现在困难点,但是孩子就是你们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四年后,两个大学生肯定能改变这个家庭的状况!”
三个即将升入九年级的大孩子互相学习交流,互相鼓励加油,临近中午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相约明年许昌市一高高一年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