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鄢陵新闻

张桥镇和寨村

网格化管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讯(记者 冯子建)鄢陵县张桥镇和寨村村民裴南方和裴军方是亲兄弟。不久前,因为家庭琐事,哥哥裴南方不赡养父母,还和弟弟裴军方闹了矛盾。和兄弟俩同一个网格单元的村民代表裴国恩知道后,多次到其家中进行调解,摆事实、讲道理、说法律,苦口婆心劝解,终于解开了兄弟俩心中的疙瘩。两人重归于好,立下字据,约定共同赡养年迈的双亲。

早在2017年年底,和寨村就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实践了“215”乡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即一名党员代表、一名村民代表分包15户群众,实行党员分片包户的网格化制度,解决群众的大事小情,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和寨村的“215”乡村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就近、就亲、就熟的原则,把该村近4000名村民按照15户一个单元的标准,划分为43个网格单元,并对该村838户群众逐户核实登记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生活情况等信息,建立内容翔实的“215”乡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台账。

“村民代表由热心人、老党员、老教师等在群众中间有一定威望的村民担任,和党员代表一起负责管理分包片区群众的大事小情,并由党员代表牵头发动该网格单元村民共同管理村庄环境卫生。”该村党支部书记裴美莲说。

党员代表苏卫民说,过去和寨村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村内环境卫生脏、乱、差。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215”乡村网格化管理成效日益凸显。每天早上,群众都自觉把生活垃圾倒入垃圾箱内,乱丢、乱扔、乱倒的不文明现象已经销声匿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该村还鼓励党员代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分包片区群众排忧解难。该村党支部将为群众接电线、安装下水管等事项分门别类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服务群众次数多、服务态度好、服务效率高的党员代表进行一定奖励,大大激发了党员代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垃圾没了,环境美了,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和寨村的乡风文明程度。“我们村还被评为省生态文明村、省法治文明村呢!”谈及网格化管理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裴美莲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夕,该村都大力表彰“好公婆、好儿媳、好妯娌”,号召全村群众向他们学习,营造尊崇乡贤、崇德向善的时代新风。“今后,我们将以建设和寨村养老服务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涵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裴美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