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片
许昌裕丰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智能纺纱项目位于魏都区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8年,占地面积215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环锭纺67344枚纱锭、气流纺2160头,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
智能亮点
目前,该项目建立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纺织智能化工厂,拥有23万枚综合纱锭生产规模,已经投产10万枚综合纱锭,具有一流的高端智能化纺纱设备,万锭用工水平、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棉纺织行业中均名列前茅,连年位居中国棉纺织、色织行业竞争力20强,是全省唯一的纺织行业智能化工厂。
所谓“黑灯工厂”,指的是在工厂里不用开灯,机器也能自动运作,也就是制造业机器代替人工生产。7月22日,记者在裕丰纺织10万枚综合纱锭高端智能纺纱车间,对“黑灯工厂”有了直观的认识:
一根根洁白纤细的纱线,通过全流程清梳联、粗细联和自动络筒机、往复抓棉机等高端智能纺织设备,纺纱、卷绕、络筒、打包入库,全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百台高端智能纺织设备高速运转,却极少见到工人,车间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纺织企业棉絮纷飞、声音嘈杂的固有印象。
“这是我们投资10亿元建设的高端智能纺纱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覆盖产、供、销全过程。”裕丰纺织总经理雷双虎说,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该企业采用高端智能设备和信息互联网系统,运用RFID先进技术自动将棉纱送入生产线,把打包、贴签、入库等耗费体力的活儿全部交给了机器,初步实现了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的智能化改造目的。高端智能纺纱生产线生产规模预计23万枚综合纱锭,目前,已经投产10万枚综合纱锭。
在全流程精梳联智能化生产线,高端智能纺织设备运转自如,一根根纱线被纺成一个个锥形的白色纱锭,通过托盘式自动络筒机运送到车斗内,精准无误。“这个往复抓棉机和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极大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万锭用工数量比以往减少2/3以上,万锭产量提高了2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了乌斯特公报先进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纺纱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成了无人值守的‘黑灯工厂’”。雷双虎自豪地说。
“这些绿色的条纹显示设备正常运转,这些红色的条纹显示正在自动落纱,车间的温度、湿度及平均锭速、纺纱长度等相关数据一目了然,我可以随时随地全程监控设备运转和生产情况。”拿起手机,雷双虎向记者介绍,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高端智能纺纱e系统将清梳联、并条、精梳、粗细纱、络筒、空调等设备数据全部集成到监控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AD、电脑、手机等及时掌控车间生产运行状况,并根据监控数据对生产状况进行合理调整,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形成了人工智能数据化管理体系,彻底改变了纺织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自控纺纱空调系统可以根据清梳联、粗细联等不同生产区域设定温度、湿度、换气次数等,并可根据自动采集的室内外温度、湿度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根据相关数据自动调节新风窗、回风窗的开启比例和水泵、风机变频器频率等,实现自动排水、补水、去湿或加湿的目的,保证车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在符合纺纱工艺要求的同时,还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提升了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黑灯工厂”助推智能制造“加速”,为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成功蓝本。智能纺纱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工艺变更自动化、加工过程连续化、质量监控在线化、生产管理无人化、市场营销实时化,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当前,纺织工业已经进入科技、绿色、时尚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下一步,我们将以智能化改造为契机,加快转型升级,引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工厂,加强技术创新,为许昌市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添砖加瓦。”雷双虎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