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廷合
“段书记真中!来村里还不到两年,给我们办了很多实事,现在路通了,灯亮了,村里有监控了,文化活动也多了,好事一桩接一桩,日子是越过越有劲。”8月6日,在鄢陵县望田镇蔡家村,提起驻村第一书记段华珍,村里老少都竖起大拇指。
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蔡家村的群众喜笑颜开。而对段华珍来说,这一点一滴变化的背后,见证的恰恰是他为民服务的初心。
“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该怎么去为蔡家村的群众服好务?”2017年11月13日,市农机局监察室主任段华珍被选派到蔡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面对陌生的“战场”,他在当日的驻村工作日记中这样描述内心的忐忑。
是时,蔡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673人,贫穷和落后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该村贫困群众的心头。面对贫困群众期盼的目光,白天,他走村串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所需所盼;晚上,他开会研讨,在心贴心沟通中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段书记屋子的灯,晚上11点之前都亮着,对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回忆起段华珍刚进村时的情景,该村党支部书记殷春平说道。
2017年12月10日,是段华珍来到蔡家村后参加第一个“主题党日”活动的日子。全村党员共聚一堂商议村里的发展,“村里没路灯,大家的意见很大。”“能不能装上监控探头,让村民住得踏实。”“现在都是看天吃饭,得多打几口井,解决浇地用水难”……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当地群众亟须解决的实际困难,都默默装进了段华珍的心里。
“只有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段华珍告诉记者,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如今的蔡家村新装了60盏路灯,新打了22眼机井,全村的主要道路出入口全部被装上了高清摄像头,目前全村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已完工,投资20万元的村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
看着一桩桩烦心事得到顺利解决,村民也发自内心地给段华珍的务实作风点赞。“打机井的时候,晚上八点了段书记还来现场看施工情况,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他又早起到现场看施工质量。”村民蔡保合说,“过去有些干部像臊子面上的韭菜叶子,浮在水面上。段书记大大小小的事都关心,这才是我们欢迎的好干部。”
贫困是块“硬骨头”,“啃下来”既要有想法,也要有办法。作为传统农业乡村,蔡家村既无矿产也无企业。为了解决村里产业短缺的问题,段华珍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立足当地及周边小辣椒资源丰富的实际,围绕小辣椒产业做文章,并成功引进鄢陵亿鑫实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小辣椒深加工扶贫产业基地。“现在厂房已经建好了,等正式投产后,不仅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了新门路,而且辣椒种植户每户每年就能增收500元,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也将增加。”段华珍说道。
村庄变美了,致富有门路,村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截至目前,该村已脱贫143户651人。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在段华珍眼里,蔡家村也早已不是“他乡”。今年6月,在全市机构改革中,根据工作调整段华珍本可回到机关,但他主动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书,想把事情办完办好。
不负好时代,担当有作为。由于扶贫成效突出,在去年全市驻村帮扶工作考评中,段华珍荣获优秀等次。段华珍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的引领作用,开展脱贫攻坚,创建文明乡村,让村民获得更多的实惠,让笑容挂在村里每一个群众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