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许昌市人民医院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为患者做心脏搭桥手术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只有创新,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只有创新,才能勇攀技术高峰,以更加高超的技术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许昌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吸纳各方创新人才和资源,激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科技创新热潮蓬勃涌动,科技创新成果异彩纷呈。一场科技创新促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这里酝酿、生发、扩展……

政策支持,点燃创新“引擎”

没有肥沃的土壤,就长不出参天大树。相对于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良好的政策支持就是“肥沃的土壤”。

“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引领,我们大力实施‘科技强院’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医院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而坚实的保障。”8月15日,许昌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海亮对记者说。

该院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科技创新工作向好发展。

该院连续多年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的文件,每年投入项目资金奖励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医护人员,并为其提供平台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医护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一系列政策激活了该院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最大限度地焕发出了该院的活力和朝气。

人才为先,注入创新“活水”

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只有拥有了优秀的人才团队,才能真正推进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创新。

一直以来,许昌市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人才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保障机制,集中力量培养和引进医德高尚、学术技术精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并积极利用“许昌英才计划”,最大限度地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条件和平台,在资金支持、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照顾,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通过实施一系列涉及年轻医务人员、中层干部、高级技术人员的人才梯队建设举措,该院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利用一切机会为医护人员创造学习深造的条件,营造了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外来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用好各方人才,以人才释放科技创新的原动力。目前,该院已经形成了一支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2人的专家队伍,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坚持刚性揽才的同时,许昌市人民医院积极实施柔性引智战略,把柔性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合作对接、搭建平台等方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外引内培,一大批人才聚集在许昌市人民医院,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无尽的“活水”。

构建平台,打造创新“孵化器”

2012年采用脑干肿瘤切除术,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2014年成功采用不停跳心脏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技术居于全市先进水平;“人工肝”技术和重症肝病介入治疗技术帮众多患者解除病痛……近年来,许昌市人民医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中,许昌市人民医院十分注重发挥重点专科、疾病诊疗中心、创新型科技团队的作用,促进各类资源向这些科技创新平台聚集,加大支持力度,使其成为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2012年,该院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被评为许昌市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该院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肝病科被评为许昌市临床重点专科。2017年,许昌市肝病诊疗中心、许昌市骨科疾病诊疗中心、许昌市眼科疾病诊疗中心、许昌市消化疾病和消化内镜诊治中心、许昌市宫颈病变诊治中心落户该院,该院也成立了许昌市人民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依托于该院消化内二科成立的许昌市消化病中西医结合及内镜微创治疗创新型科技团队被认定为许昌市创新型科技团队。同时,该院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也已经通过国家认证。

一个个创新平台的打造,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进步,而且孵化着许昌市人民医院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