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鲁凤枝:国家好政策让俺脱了贫

本报记者 刘晓敏

“俺家能够脱贫,多亏国家的好政策,多亏扶贫干部和村干部的帮助和鼓励。是国家的好政策和好干部,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我有勇气大胆创业,撑起这个家。”8月17日,在许昌市三八路一裁缝店内,记者见到了店主人鲁凤枝,提起她家脱贫的事,鲁凤枝感慨道。

现年33岁的鲁凤枝,家住建安区陈曹乡东靳庄村,她家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鲁凤枝家一共4口人,鲁凤枝和她的母亲、哥哥、姐姐。“我的姐姐鲁爱枝今年44岁,哥哥鲁许生今年41岁,我们兄妹三人至今未婚。说起未婚的原因,那真是心酸。”鲁凤枝告诉记者。

原来,鲁凤枝的哥哥、姐姐患有先天性白化病,而且视力低下。“从小我就知道家里穷,而且还有两个白化病人,因此,我一直非常努力,想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些。”鲁凤枝说。

为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鲁凤枝初中毕业后就到一家制衣店打工。由于勤奋好学,她很快就从学徒成长为裁剪师傅。眼看着制衣店老板挣钱盖了房子、买了车,而自己只能领有限的工资,她心里萌生了开裁缝店的想法。

2010年,鲁凤枝在市区解放路租了一间三四平方米的小门面房,就这样,她的小裁缝店开张了。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生意慢慢好起来,家里的日子也终于有了转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冬天,鲁凤枝的母亲突发脑出血被送到了医院。“当时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和残疾的哥哥、姐姐,我感叹命运对我不公,甚至脑海里还闪现出轻生的念头。”鲁凤枝感叹道。

2015年4月,村干部为鲁凤枝的母亲、哥哥、姐姐办理了低保,这让鲁凤枝一家人非常感动。

2016年,国家的扶贫春风吹到了东靳庄村。东靳庄村“两委”干部多次到鲁凤枝家看望,嘘寒问暖,了解情况,把她家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有关政策,村“两委”干部帮鲁凤枝的哥哥、姐姐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护理补贴手续,还给她家免费安装了自来水、改造了厕所、修建了盲道。

享受到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后,鲁凤枝感动得哭了。“看着浑身无知觉每天只能靠针管注入流食维持生命的母亲,还有围着我团团转的哥哥、姐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撑起这个家。”鲁凤枝说。

为帮助鲁凤枝家尽快脱贫,陈曹乡政府还专门派帮扶责任人李国军对她家进行重点帮扶。李国军知道鲁凤枝开了一间小裁缝店后,就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扩大经营。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2017年,鲁凤枝在许昌市三八路租下一间48平方米的门店,请来一位裁剪师傅和一个帮工,凭借自己的服装设计技术,开始从事各种中高档时装、休闲装定制工作。

凭着辛勤努力及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鲁凤枝裁缝店得到了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年收入达6万元。“再加上各项政策补贴以及种地收入,俺家年人均收入远远超过脱贫标准。2018年10月,我主动申请脱贫。当拿到脱贫光荣证的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鲁凤枝表示。

“经过细心的照料,目前,母亲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俺家脱贫后,哥哥、姐姐的脸上也有了笑容。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未来生活一定会更美好!”鲁凤枝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