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平安许昌

网上交了个男朋友后 银行卡里的钱不见了

本报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张汇涛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很多人交友的平台。但是,网络世界是虚拟的。网络在使沟通变得自由和便捷的同时,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图谋不轨。别有用心者打着交友的旗号,以各种名义骗取或盗取财物。8月21日,禹州市公安局侦破一起盗窃案。受害人小芳(化名)因为网上交友不慎,导致自己银行卡里的18万余元钱被盗走。

【身边的事】

今年7月12日,禹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受害人小芳打来的报警电话。电话中,小芳称她4张银行卡里的18万余元钱莫名其妙不见了,网上交的男朋友也销声匿迹了。

18万余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听取汇报后,禹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石志强立即责令该局刑侦大队抽调精干警力克难攻坚。按照部署,办案民警采取多种手段迅速展开调查。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小芳网上交的男朋友张某进入民警的视线,犯罪嫌疑越来越大。

经查,张某今年35岁,山东鄄城人,自小在长葛市居住,因盗窃、诈骗先后3次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今年6月23日,离异的受害人小芳通过网上交友软件认识了张某。由于聊得比较投机,两人没多久便住在一起。在交往过程中,张某见小芳的公司平时有大量资金往来,多次以种种理由让小芳把资金转到其名下,但均遭拒绝。基于种种情况,办案民警分析认为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果断出击。在长葛警方的配合下,办案民警在长葛市区一小旅馆内将张某抓获。

经讯问,张某对盗走小芳18万余元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张某供述,由于小芳不肯把资金转到自己名下,他就暗中观察,获取了小芳的手机解锁码。后来,他暗地将自己的指纹追加设定成手机解锁码。今年7月2日、3日、6日、12日凌晨,他趁小芳熟睡,打开小芳的手机,先将小芳的银行卡同支付宝绑定,后分11次将小芳银行卡里的18万余元钱转到自己的支付宝上。

经查证,犯罪嫌疑人张某得手后,通过旅游、购物等大肆挥霍。被抓获时,18万余元钱已被他挥霍一空。目前,张某已被禹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时,市民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莫轻易相信他人。在与网友交流过程中,市民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莫轻易透漏自己的家庭地址、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身份、银行卡密码等关键信息。另外,市民还应注意, 尽量不与网友单独见面。见面时如果对方提出借钱、借手机等要求,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遭遇不法侵害,市民一定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