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校远 松召峰 通讯员 张书阳
曹魏古城、莲花湾畔,碧水清流、荷香莲影,择此宁静处,办一佳校,默默耕耘、育人无声。
这所学校就是始建于1917年的许昌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市二中)——一所历经风雨洗礼又不断重焕活力的百年老校。今年,该校众多荣誉中再添“明珠”——2018年度许昌市精品学校,这让她吸引了更多关注。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市二中校园,探访其高质量发展的奥秘,解读其精品学校创建的“秘籍”。
党建引领 统一思想聚气力
近日,记者走入初秋的市二中校园,阳光穿过浓密的枝叶,洒下一地斑驳;微风吹过,树影婆娑,一片静谧祥和中,偶尔传出的琅琅书声,又让校园多了几分生机盎然。
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又充满活力的老牌名校。
据市二中校长高晓勇介绍,市二中始建于1917年,始名“省立第四中学”,1949年更名为“许昌中学”,1954年正式命名为“许昌市第二中学”。2015年,响应“集团化办学”的号召,该校与九中组建成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现有3级6班,共3240多名学生。
长期以来,市二中遵循“以人为本、挖掘潜力、科学管理、专注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方针,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打造尊重教育规律,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和幸福校园。学校先后获得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许昌市文明标兵单位、许昌市明星学校、许昌市书香校园、许昌市精品学校、许昌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等50多项殊荣。
一系列荣誉的获得,长足发展的持续,与市二中扎实的党建工作密不可分。据了解,该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在年级,年级的主管校长既是业务、政务责任人,又是党建负责人,做到党务政务共同布置,同步督导落实。“我们还尝试党总支委员联系学科组制度,每位委员分包三到四个学科组,每周跟随学科组集体备课研课,近距离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走群众路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密切了党群关系,引领全体教职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凝神聚力克难攻坚。”市二中党委书记李黎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当好“火车头”,该校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决策作用。他们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的管理观念,热情地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领导班子在工作上勇挑重担,在待遇上不搞特殊,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深受全体师生员工的信任和拥护。“从本学期开始,我校领导班子全部在教学一线,参与学科备课、教研,指导研课、赛课,全程参与教学改革并带头落实分层教学、科学管理等理念。”市二中校长高晓勇校长说。
新一届领导班子扎实有效促党建、脚踏实地谋发展的工作作风,为市二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悄然带动了这所老牌名校的新变化。
教师成长
夯实学校发展根基
市二中的周梅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2017年升级为“许昌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来自全市7个县(市、区)的14名优秀班主任成为工作室成员,2018年,周梅芳成为河南省首批 “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三年来,该工作室充分运用优质班主任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开展主题讲座、专题研讨、业务培训、课题研究等研修活动,让更多的班主任得到成长。今年,该工作室有1名核心成员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2名核心成员成为“河南省骨干教师”,多名青年班主任站稳讲台,带班有特色,屡获佳绩。
周梅芳工作室的成立和发展,是市二中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实践的一个有力佐证。
据了解,市二中目前拥有教师170多人,其中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省级名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高级教师51人,市级名师及骨干教师63人,90%的专任教师达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师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研工作,把教研工作摆在学校一切事务的首位,坚持教研立校,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市二中工作十多年的郑丹老师说。
据市二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徐桂清介绍,2018年9月以来,该校对教育教学进行大幅度改革,教学教研活动的改革首当其冲。该校所有班子领导进入到各年级的教研活动中,改变了之前拖沓无效的备课情况,每次备课都要确定主发言人,确定备课的主题,所有任课老师都积极研讨如何高效地上课,如何做好分层次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确定分层次的作业,大大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推门听课制度”亦强力推广开来,该校领导随时到任意一个班级听课,在推门听课制度的影响下,所有任课教师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前精心备课,课上尽心尽责,课下及时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让课堂变得越来越高效。
同时,该校还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年实施方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支持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观摩,并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服务和物资保障;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学校年龄在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拜师活动,并对结对子老师进行跟踪帮助。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专业得到发展,“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市二中毫不放松师德师风的建设,努力打造“献身教育、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精湛、善待生命、关爱学生、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批平凡但伟大的教师,成为该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其中,有前文提到的周梅芳老师,她扎根市二中22余载,多年来致力于班主任工作,并获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称号,她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和年轻班主任、老师的培养,是深受师生爱戴的专家型教师。
这其中,有任教32年的于转运老师。他是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许昌市优秀教师、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爱岗敬业先进个人,他无私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是学生念念不忘的于老师,也是家长眼中“师者”的典范。如今,于转运三个字已经成为市二中校园中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这其中,还有在市二中这片沃土上兢兢业业耕耘32载的王春仙老师。32年的教师工作,32年的班主任工作,她始终如一,躬耕不辍,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新路,一心扑在教学教研和班级管理上,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出属于教育人的斑斓春天,2019年,王春仙老师荣获“许昌市最美教师”称号。
……
正是在这样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突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教师队伍保障下,市二中的发展拥有了强大引擎,带动着该校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辉煌。
素质教育
全面成长塑英才
书香满校园,悦读伴成长。今年四月底,市二中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如期举行。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诵读《短歌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华少年》等经典作品,充分感受了传统文化之美。
这已是市二中举行的第三届校园读书节,也已成为该校学生亲近经典、展示自我的一个良好平台。
多年来,市二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他们依托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六项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信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德育工作中,该校坚持每天进行经典诵读,让文化沁入学生内心深处,读而思、思而做;建立“合规、优学、树人”育人理念,抓住激情教育、操前小读等关键点进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形成;提倡建设“书香家庭”,进行“书香班级”评比活动,让读书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同时,该校还认真组织“两会两节”活动,即:上半年举办读书会、艺术节,下半年举办运动会、科技节,发挥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对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以此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
为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市二中设计多个学科、类别的社团活动,目前,该校有“春风文学社”“英语爱好者”“太极社团”“钻石糖合唱艺术团”“地理协会”“数学解读社团”“书法社团”等,涉及机器人、航模、魔方、“智绘”空间等多个专业领域的20多个社团,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
在这片丰富的校园文化的沃土上,市二中学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6年,该校在许昌市“五禽戏”表演中获第一名;在“水润莲城·写作朗诵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青少年科学素质网上知识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在2016-2018年晨光体育活动中多个项目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在许昌市第十一届三国文化旅游周第三届中学生电视辩论赛获亚军;2018年,该校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学生组校园足球暨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锦标赛,再创佳绩,学校被评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荣获“道德与法制知识竞赛”亚军;2018年,在许昌市第二届青少年魔方大赛中荣获“优秀学校组织奖”,在“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生科技体育竞赛”中,该校学生荣获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在2019年许昌市中小学“晨光”体育活动中,市二中男子、女子足球队双双夺得“市长杯”足球联赛冠军,在2019年许昌市第二届机器人大赛中,学校派出的三个项目、六支队伍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两队物流机器人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比赛分获一、二等奖。该校学生演绎的法治情景剧《小霸王变形记》被许昌市人民检察院和教育局评为“优秀节目奖”……
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市二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其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质量提升 让学校更有“品质”
“我们的校园虽然不大,但我们都很喜欢这里,在这里,我们被呵护,时刻感受得到温暖,学习上虽有压力,但不管成绩好的还是不太好的,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我和同学学习起来都特别有劲头。”市二中七(15)班张博雅说。
张博雅的话,道出了很多市二中学生的心声。
“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迅速深入群众摸底调查、了解情况,明确了教学中心不动摇,上下齐心、埋头苦干,寻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致力于找回‘二中人’的自信。”市二中副校长张卫华说。
“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学校向更加卓越的方向进一步迈进,是市二中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首要目标。”高晓勇如是说。为此,该校探索实施分层教学,在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及作业布置上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学优生“吃不饱”问题,各年级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尝试开展了培优工作,以“博雅班”为突破口,有效实施“教育质量创优工程”。目前“博雅班”除正常学科课程外,还在着力办研究和创设社团课程、竞赛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实现各个年级培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动态化管理,培优班老师上课精讲简练,出题有创新,紧跟中招命题导向,提升培优质量;定期对培优学生和培优授课教师进行考核,实现培优提质的持续提升。这些做法,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爱上学习,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自2018年以来,市二中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市教育综合改革意见中,该校领导提高认识,从集体备课、研课、听评课、常规教学方面入手,领导班子深入各组各年级,对教师成长及发展做全面督导工作,关注学校优生培养和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与夯实工作,实现两头抓,不断实现教学质量的再提升。一年来,该校的荣誉墙上又添新“成员”: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学校、全省教育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优质生源基地、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实验学校、市长教育质量奖 、许昌市精品学校、 许昌市书香校园……
同时,随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多次期末通考中,市二中名列前茅,中考成绩也蒸蒸日上,近五年,该校600分以上学生比例连续多年位列许昌市第一,共有12名学生在中考中进入全市前十名,其中姚金果和王焱别获得2014和2015年中考第一名。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高晓勇表示,荣获“精品学校”荣誉,对于全体“二中人”,是鼓励,也是鞭策,在新的起点,他们将继续谋求学校的优质、内涵、特色性发展,把知识的种子、文明的精神、高洁的品质深深植根于市二中学子的心灵,书写着市二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版图片由市二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