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专版

市建设路小学——

特色兴校 让教育异彩纷呈

本报记者 罗校远 魏新傲 通讯员 朱永涛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邀请家长共同见证学生光荣入队

诵读传统经典 书香浸润心田

家校联手开展多元化素质评价

校足球队队员们展示足球技能

注重对学生进行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技特色,足球名校”是市建设路小学发展的口号,也是“建设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更是一张令人骄傲和自豪的靓丽名片。20年来,该校以这一目标为引领,各个方面异彩纷呈,凸显出特色教育所彰显出的独特魅力。各色人才星光灿烂,层出不穷;各个班级捷报频传,令人欣喜。这是152名“建设教育人”共同探索追寻的教育发展之路,更是齐心、和谐、奋进谱写的精彩篇章……

党建做引领,奉献显真情

近年来,该校坚持党建领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建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党建效果日益显现。

市建设路小学党支部共有党员64人,其中在职党员52人,退休党员12人。该校全体党员在支部委员会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上级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推行魏都区委所倡导的五个一制度和 5810工作法,加强对党员的思想引领,通过政治学习和各项活动,激发各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走在前列,引领学校工作,开创出了“党员引领,干事创业”良好局面。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要让党员成为教师中的骨干,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的管理理念,开展党务工作。立足课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校坚持开展党员教师进课堂活动,结合学校的“三课”活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该校党支部积极引导各位党员教师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走进社区贫困家庭开展微心愿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送温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近段时间开展的明义志愿服务队活动,更是将志愿服务活动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依托党员教师王明义等一批党员群体,开展走进社区,为社区群众维修小家电,进行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度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

在该校党支部的积极引领下,学校少先队开展了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活动。足球、科技是学校的两大特色。在足球场上,体育健儿们挥洒汗水,努力拼搏,为学校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牌。科技活动中队员们制作模型,进行发明创造,开展机器人比赛活动……在科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除此之外,在党员教师的积极倡导下,该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舞蹈社团、绘画社团、美食制作社团等,不断引领队员们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以德育人心,立德于行动

近年来,市建设路小学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抓手,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素质教育,拓展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模式,健全德育队伍,形成了行政主导、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求真务实,强化措施,努力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

该校通过构建德育团队工作新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开展各类活动,积极整合和盘活德育资源,探索家、校、社会三结合模式,转变教育观念统一,实施全面育人,全员育人,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更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营造氛围,渗透美育教育。该校注重绿化、美化校园,在走廊上布置德育、人文等宣传标语,教学楼一层一主题,一室一文化,各班教室门前均设置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牌,教室内评比栏、展示栏等别具一格,为师生营造了舒适、优美、书香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塑造亮点,深化德育教育。该校加强班主任培训,开展班主任培训和特色主题活动,坚持开展班主任论坛、“升旗仪式一周一主题”和“德育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征文比赛等,搭建德育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特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接受心灵洗礼。

突出重点,强化养成教育。该校注重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少先队职能作用,德育处在礼仪、卫生、路队等方面统一行为规范,通过设置监督岗和广播站,发挥“红领巾”窗口作用,通过组织各类评比为路径,形成德育合力。

拓展空间,优化家庭教育。该校重视家校共建,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完善制度,定期开展家校知识培训,参与、征集、研讨、总结德育“金点子”,让德育根植人心,形成“人人都是德育管理者”的良好局面,实现家校共育。

围绕主线,传承美德教育。该校围绕节庆、纪念日、宣传日等开展学雷锋进社区、义务植树、诗歌朗诵、网上祭英烈、主题征文、实践活动等活动,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奉献爱心,践行志愿精神。该校与团市委、团区委领导一起到贫困学生家中慰问,组织党、团、队员、雏鹰小队和许昌晨报小记者走进部队、敬老院,开展慰问官兵,敬老爱老、向白血病患儿捐款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市少先队先进集体、市关心下一代集体、区征文、摄影、绘画比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多个班级、教师、学生获市优秀辅导员、区文明教师、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励志好少年等,各类活动多次被国家、省市区级新闻媒体报道,拾金不昧好少年李翌嘉动人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今后,该校将继续加强德育工作,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提高实效,让芬芳的德育之花在市建设路小学这片文明校园中不断绽放。

多措促教育,评价提素养

市建设路小学教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的理念,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改革,不断地追求卓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注重教师教育专业引领,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研训活动,使全校师生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快乐感。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体现开放,强调多元”的评价理念是该校的教学新举措,它的全面实施引发了许多教学变革。其中,多元化测试使低年级的家长和学生大开眼界:考场不只是在教室,而是在开阔的操场上;学生面前也不再是布满文字和图画的试卷,而是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蔬菜、玩具、动植物的卡片,卡片背后是学生听、说、读、写、算等与生活相联系的基本知识。

“请家长参与评价、当考官”则是多元化测试的最大特色。在测试中,老师们只是引领者,他们用自己的育人智慧,让评价不再局限于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丰富了学校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内涵,关注到了每个鲜活的个体,让每一个学生都遇见“最好的自己”。

孩子们没有了考试的畏惧,提高了对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展示出他们不同的综合能力,其核心素养得到整体提升。这样在“家校互动,多措并举”的核心理念而引领下的教学改革使建设路小学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家校教育工作中又拔得头彩。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8人参赛,6人获奖,两届微课大赛26人参赛,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各学科竞相开花,全部获奖。市区优质课、示范课比赛,更是该校的教研重点。该校每年逐级选拔,组织各科老师竞赛,组建“专家评审团”“名师指导组”进行资源整合,各显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源自学校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修养的大力支持。该校几乎每个月都有领导带领不同学科的教师走出去,听大家讲学,学名校经验。仅一个学期,该校就有80多人次参与研训活动。为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该校举行了外出学习教师汇报交流活动, 为每位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外,“新教师亮相课”“模范教师展示课”“老教师引领课”,以及“阅读沙龙”“基本功比赛”“班主任论坛”多种活动的开展,激发了该校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激情,大家都努力地做“更好的自己”,学校也因他们而“亮”了起来:连续三年在教学一体机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经典诵读经典比赛中获得市级奖……

足球显特色,艺术展风采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1、2、3!”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和有力的节拍,市建设路小学每天的千人足球操开始了。这项持续了6年的特色活动激发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对足球的热爱。

该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为根本目标,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校园体育一小时”,作为提升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安排,制订严格周密的“校园体育一小时”实施方案,且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相衔接,常年开展全员参与的各项目单项技能及组合技能比赛、足球班级联赛和体育嘉年华活动等,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切实提高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校体育组教师张彦娜、宋健芬、吴波等创新探索适合校园体育运动的各项实用技术动作,制定了阳光大课间方案。“阳光大课间”以足球操、啦啦操、广播操、跑步操、手指操、眼保健操等多种形式展现,以足球操为主要内容,根据校本课程安排,把足球教育与体育教学、足球各项实用技术与阳光大课间紧密结合,创编足球操,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编音乐及动作,最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阳光大课间。

除了阳光大课间活动的足球操,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校足球队,有专业教练指挥训练,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利用放学后时间进行科学训练。此外,该校还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学校师生的辛苦付出,换来硕果累累,该校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校园足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并在2019年“市长杯”足球联赛中取得男女双冠的好成绩,代表许昌市小学队参加了省长杯足球比赛,荣获了小学组男子第三名,成为魏都区区属学校首支男子入围“省长杯”足球赛前三名的队伍。同时,该校的陈旭、张雅各等多名队员入选江苏柯蒂缘职业俱乐部,足球不仅强健了这些孩子们的体魄,还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口碑。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足球引领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足球社团、篮球社团、舞蹈社团、口风琴社团等竞相开放,该校将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发展学生自身特长,提高学校品牌质量。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类型,集百科全书式内容,促使学校学生“生生有特长、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进步”。 同时,该校特邀戏曲专家前来为学校学生进行戏曲动作及戏曲唱法的指导,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让经典戏曲文化在校生根发芽。

为了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该校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元旦等节日都会举办艺术节、校园联欢、校园书画展等活动。此外,该校还创办了美术兴趣社团,开设了素描、水粉、国画、儿童画、油画棒、写生等基础课程,通过美术这种独特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在河南省科技创新大赛、河南省电脑制作大赛、许昌市少儿科技幻想画大赛、三国文化旅游周等活动中,该校学生多次获得骄人的成绩。浓厚的艺术氛围,扎实的课程设计,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孩子们逐步迈向充满艺术熏染的人生之路。

“有灵魂的教育才是有特色的教育。”市建设路小学校长赵松建说,“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的笑脸、活泼矫健的身影,我满心欢喜。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市建设路小学必将在教育特色发展的探索之路上,焕发出更加亮丽的新色彩,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市建设路小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