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善行许昌,让文明之城充满“温度”

——2018年以来许昌慈善工作纪实

省慈善总会会长邓永俭、市慈善总会会长石克生看望慰问我市脑瘫儿童

副市长楚雷、市政协副主席刘瑞红为我市慈善标兵颁发奖杯和证书

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张国栋为留守儿童发放安全书包

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何振兴看望慰问贫困户

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孙宏毅看望慰问困难老党员

本报记者 李新 通讯员 王俊豪 王兰 文/图

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一大早,我市一些爱心单位、企业、团体就在春秋广场设置了宣传展板、咨询台……为市民群众提供慈善公益服务。

“我是来咨询一些扶贫方面的内容,工作人员讲解后,了解到我们家能够享受到助学、大病救助等帮扶政策,这可帮了我们大忙。”市民宋女士充满了感激之情。

活动现场,记者还看到,在义诊、义务理发、免费领取衣物等区域群众也是络绎不绝。通过面对面咨询交流、置身其中感受,大家对慈善有了更深的理解,纷纷为我市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点赞。

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用GDP来衡量,而能够衡量出城市“温度”的则是慈善,因其承载着道德与责任、对接着奉献与感恩、汇聚着爱心与力量。

一年多来,无论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还是在扶危济困第一线……都涌动着许昌慈善事业的暖流。募集善款2989万元、救助支出总额2238万元、开展慈善活动30多场次、救助和帮扶困难群众万余人次、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慈善总会组织,实现慈善网络全覆盖……这其中的每一组数字无不令人感动和振奋。

一年多来,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慈善法》规定,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大局,依法依规募集资金,创新开展慈善救助,整体工作跨入全省第一方阵,被誉为“许昌速度”“许昌精神”。去年,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慈善总会会长邓永俭,先后两次专程带款带物来许调研慰问,充分体现了省慈善总会领导对我市慈善工作的重视和肯定。

筑牢基础 织密网络 滋养慈善沃土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慈善事业在广大弱势群体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市委、市政府也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1月19日,市慈善总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市委书记胡五岳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多次听取市慈善总会工作汇报,并亲自安排解决了办公用房和工作经费等问题,为慈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保障。

换届后的第一年,也是打基础、谋发展的奠基之年。年初,会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了2018年重点工作并进行了目标分解,把6项重点任务细分为28项具体工作,逐项明确了牵头领导、主办部门、办理时限、建立了工作台账。并对内设机构进行了重新设置,分为综合部、项目部、财务部、网宣部和外联部,定岗定人定职责,出台了20余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大到慈善资金的审批,小到一张请假条,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通过建章立制,明晰职责,既分工负责,又协同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兼职当成专职干” “弹性工作刚性干”,初步形成了“以岗为战,独当一面,拾遗补阙,配合默契”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2018年之前,我市各县(市、区)慈善总会组织均未建立,为打通基层困难群众慈善救助“最后一公里”,市慈善总会把县级慈善总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半年时间,6个市辖县(市、区)就全部成立了慈善总会,期间,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选配人员,并出席成立大会。鄢陵县还专门为慈善组织解决了人员编制,魏都区、长葛市等地则由当地财政设立了慈善基金。辖区内众多爱心企业也积极为新成立的慈善组织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瑞贝卡集团继捐赠市慈善总会160万元后,又为多个县(市、区)慈善总会累计捐赠善款450万元,起到了一个龙头企业的带头引领和责任担当作用。据不完全统计,6个县(市、区)慈善总会共募集资金7000余万元,联络社会慈善组织10多个,汇集爱心人士5000余名,形成了慈善公益事业的网络基础,为今后我市的慈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根基。

为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市慈善总会注重完善财务制度,严格审批程序,每笔善款的支出都要经过三个人把关,超过两万元的支出,需经过驻会的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坚持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在许昌慈善网及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向社会公布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保证广大捐款者的知情权,及时回应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关切,让捐赠者放心,使受益者满意。经审计部门审计,全年未发生资金违规使用现象,并成为《慈善法》实施后许昌首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为今后开展社会化公开募捐提供了法律保障。

重视募捐 扩宽渠道 广开慈善之源

没有资金的“浇灌”,“慈善之花”难以绽放。2018年以来,市慈善总会不断探索创新,开启了多种资金募集方式,以企业捐赠为基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捐赠体系逐步形成,社会慈善活力充分展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慈善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现场捐。在去年举行的会员代表大会上,有12家爱心企业积极认捐,823万元善款全部到账,为市慈善总会救助各类困难群体提供了保障。

项目捐。市慈善总会和省内某企业联合开展“慈善呵护·益路童行”慈善项目,为在校学生募集专项资金52.2万元,发放多功能安全防护反光警示书包、急救包、文具包等物品1708套。

基金捐。通过大力宣传慈善救助项目,拓宽社会资金募集渠道。联系爱心企业设立的“携手慈善·大爱许昌”贫困母亲救助基金10万元;引入湖南一家基金会设立的“光明助困”专项基金和“白内障复明”专项基金160万元;市政实业注入冠名基金3万元等。

应急捐。响应社会突发事件,主动作为,发起应急捐赠。去年8月3日发生在我市的“机智母亲”事件,市慈善总会在第一时间及时介入,向全市发出倡议,短短几天时间就为不幸家庭募集善款21万余元,为受助者伤病救治和后续生活解决了实际困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省、市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

积极争取上级慈善项目资金。共争取省慈善总会“点亮生命计划” “SOS紧急救助”“乐龄之家”等联动项目资金总计96万多元,其中,“乐龄之家”建设数量全省最多。争取市本级财政救助资金30万元。

突出重点 实施项目 精准慈善救助

去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困难群众的需求,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慈善帮扶救助活动,精心实施慈善项目,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

积极投身脱贫攻坚。长葛森源集团以定向的形式,捐赠善款1607万元,悉数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户救助等精准扶贫项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接收扶贫类捐款160万元;与市扶贫办、团市委共同主办“10·17扶贫日”活动暨“爱心汇”社会扶贫捐赠活动,现场共接收捐赠米、面、食用油等生活物资1350份、文化用品和衣物2000余份、洗衣机40台,分发到各县(市、区)用于精准扶贫;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向会员单位发出“饮水思源”帮扶淅川的捐款倡议,其中胖子超市有限公司组织的捐款活动被“光明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目前,接收社会捐款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尊老助老弘扬传统美德。2018年,响应省慈善总会号召,市慈善总会与市民政局联合开展为集中供养老人送夏衣活动,市慈善总会拨出善款56.4万元,为全市4512名集中供养老人每人量身定做一套夏季服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爱学子关注未来。去年以来,市慈善总会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捐助食品、书包等文化用品,为留守儿童学校捐赠高低床、体育用品以及现金累计达100万元。实施困境儿童帮扶示范项目、“点亮生命计划儿童大病救助”项目累计投入近70万元,使263名特困儿童从中直接受益。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市慈善总会4名驻会领导又分别前往市蓝天残疾儿童康复中心、鄢陵县张桥镇河岗留守儿童学校、建安区灵井镇灵南小学、华济医院开展针对贫困、残疾、留守儿童的慰问帮扶活动,捐赠价值10万多元的安全书包总计350套,发放慰问金2万元以及物品。

“点亮学子希望”支出25万元,帮助50名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解了燃眉之急。

慈善助医项目有序开展。依托3家慈善医院,开展慈善健康体检、义诊和免费送药活动,为城乡居民及城市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减免体检、医疗费用150多万元。引入湖南爱眼基金会“白内障复明专项基金”和“光明助困基金”总计160万元,使812名家庭困难的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开展横向联合,助推慈善帮扶。市慈善总会与郑州韦克特公司合作的“情暖许昌——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慈善公益项目,共策划实施慰问活动30余场,惠及3000余人次,发放救助物品4000余件套,图书2000余册;2018年12月12日,与郑州爱心公益联盟共同开展“关爱百岁老人暖冬行动”,向全市范围内的267位百岁老人送去了米、面、棉被、衣物等慰问品,在社会上营造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支持“书香许昌”建设。2018年,市慈善总会争取到中华慈善总会价值46万元的免费助学赠书项目,为长葛、鄢陵等4所农民工留守儿童学校赠送图书总计14800册;通过爱心人士的牵线搭桥,将海燕出版社捐赠的价值10万元的5000册少儿类读物,分发给5所困难学校,从而保证了这些困难学校的孩子们不仅有学上,而且有书读。

探索慈善超市运营模式。市慈善总会依托胖子超市有限公司在市区联合开办慈善超市4家,有效解决了慈善超市“慈善功能缺位、超市功能萎缩”的突出问题,使其不但具备一般的慈善帮扶功能,还可通过这个平台接受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承担起慈善文化宣传阵地的功能,为许昌市社会捐赠救助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开展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今年年初,市慈善总会制定了对我市辖区内建档立卡的城乡特困户家庭0—12岁,经治疗可以得到康复或有效好转的脑瘫儿童救助计划。目前,第一批40名脑瘫患儿,正在接受救助医疗,并取得初步成效。

强化宣传 树立典型 弘扬慈善精神

市慈善总会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与相关部门、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慈善理念、慈善人物、慈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了良好的慈善氛围;积极与省慈善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对接,推送市总会慈善活动信息,截至目前,共在《慈善公益报》《中国社会报》、中华慈善总会网站和省慈善总会网站发布活动信息、专题50条;在《许昌日报》《许昌晨报》刊发慈善公益广告60余条,市级新闻媒体刊播慈善新闻40余条。2018年,在省慈善总会各地市发稿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同时,还创办了《善行许昌》,完成了对许昌慈善网站的改版升级,及时更新捐赠、救助信息,使慈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2018年年底,市慈善总会在市区部分酒店、医院、银行、商超等公共场所一次性投放募捐箱21个,其意义不仅仅是开辟了一条筹募善款的新通道,更是对市民群众慈善文化、慈善理念、慈善意识培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仅今年上半年,就接收个体捐款50多笔4万多元,其中有15笔都是学校的孩子们结伴而来,虽说金额不大,但其爱心可赞,其行可嘉。这也充分说明,一年多来的慈善宣传富有成效。

同时,为发挥慈善组织“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去年以来,市慈善总会还与许昌雷锋爱心社团、聚爱美业公益联盟等多个公益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由爱心人士自发建立起来的公益组织,成员遍布各行各业,在市慈善总会开展的慈善活动中不仅拓宽了帮扶救助的范围,还提升了帮扶救助的精准度,充分发挥了好帮手、生力军的作用。

为树立慈善典型,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浓厚慈善氛围,今年年初,市慈善总会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对2013年以来涌现出的优秀慈善企业、慈善团体和慈善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在表彰大会现场,还通过现场字画拍卖的形式,为困难家庭筹集善款13万元.整个评选表彰活动呈现出了形式新、氛围浓,既弘扬了慈善精神,又激发了慈善热情的良好社会效果。

一年多来,市慈善总会充分发挥社会各界连接弱势群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法兴善、以爱聚善、以文修善、以心行善,筑牢了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让许昌这座文明之城充满了“温度”。展望未来,市慈善总会必将在新征程中走得更加铿锵有力,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绽放笑颜、感受温暖、重振信心,为推动我市慈善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