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顺兴 高伟山
9月15日,300名全国“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揭晓,这是按照中央部署,中宣部等多部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内容之一。让许昌人振奋的是,我市“明星书记”燕振昌位列其中。
一同列入榜单的,还有雷锋、杨根思、王选、王永志、任长霞等我们熟悉的“英雄”,堪称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的“群英会”。这些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最美奋斗者”,都把平凡的一生涂满了奋斗的光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写就了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原党委书记燕振昌,同样把奋斗的一生留给了他的事业。他扎根水磨河村44年,多次放弃当干部的机会,一心为公守农村,一门心思抓发展,全心为民、造福百姓,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把一个“十年种地九年荒”的贫困村变成了长葛市第一个亿元村,终因积劳成疾,在办公室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刻。
燕振昌从风华正茂决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开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搁笔。他一生写下的94本日记,记录着一个贫瘠村庄的凤凰涅槃,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呕心沥血。
他带领全村实现“致富三级跳”
2014年,那个12月的寂静凌晨,水磨河村一间灯盏明亮的办公室里,72岁的老书记燕振昌离去了,留下了一辈子抛洒于此的心血汗水,留下了那些年说不尽的发展故事。
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是燕振昌当了44年村党组织书记的地方。虽然历史上的水磨河村,因水而灵,集市热闹,可也曾穷得揭不开锅。要改革求变,要破旧立新,要发展壮大——这是水磨河村要面对的挑战,是全村老小的期盼,也是燕振昌给自己定下的使命。这一使命,他用了整个身心去完成。
20世纪70年代初,燕振昌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村里人均耕地不超过7分,光靠种粮食,村里还是要啥没啥,想修路、建房都没有活钱。如何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特别是在广大资源禀赋贫瘠的农村,如何让村民找对路子、发展致富,是基层干部面对的首要难题。
“得办集体企业,给村里多产点儿东西、多积点儿钱。”燕振昌和班子成员碰到一起就合计这事儿。1973年后,他领着村民办起了农机配件厂、面粉厂、冰糕厂、机瓦厂,这几个厂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水磨河村的重要经济来源。
经济搞活的春风吹开后,燕振昌开办了长葛市第一家、全省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的造纸厂。此后,敢想敢试的燕振昌,带领敢闯敢干的水磨河村干部群众创造了多个“第一”,全省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就是其中之一。
1986年,燕振昌得知,上面开始有了“股份制企业”的提法,这使他嗅到了经济改革的信号。他赶紧再打听,但只是听说在沿海地区有创建成功的先例,省内则没有听说过。“先行一步,也许咱村就有了条好出路。”燕振昌决定一试。
可是,困难和顾虑真不小,那时要让农民凑钱办股份制企业,许多地方都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没有突出资源和经济实力的水磨河村更是如此。燕振昌就劝说班子成员:“经济改革已经开始了,集体土地包产到户,集体企业也分解了,如果不搞企业、没有经济收入,村集体就被架空了,4000多口人的大村子,想办啥事儿也没钱了,村干部说话也不灵了。”得到班子成员的支持后,燕振昌又找了村里3个有点儿“毛毛钱”的人,发动他们当股东。
就这样,水磨河村的造纸厂建起来了,这是长葛市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也是全省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大多数时候每月都能挣几千块钱,给全村开了个好头。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精神传遍神州,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全国农村村办企业纷纷摘掉了“红帽子”,股份制企业、个体经济开始开花。燕振昌开始鼓动村民:“要富裕,咱就得跟上形势,就得入股办厂、‘从商从工’。咱村有热闹了几百年的大集镇,我看咱村办企业肯定行。”
光劝村民不够,燕振昌跟十几名班子成员说:“政治过硬是硬本领,带头赚钱是真本事。既能服务又能致富的村干部,才是真正腰杆儿硬的好干部。”他给班子成员和村里100多名党员下了“死任务”——都得有个厂。有人不理解:有必要下这狠劲吗?他说:“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你挣钱,还为了一个厂能解决村里十几号人的吃饭问题,能提高全村经济水平。”
渐渐地,大家的心思活络了,跃跃欲试的人干起来了。只几年,村里就吸收股金800多万元,办起了铸钢厂、淀粉厂、瓷厂等股份制企业,冒出了机械厂、加工厂、商店、饭店、砖瓦窑场、白灰窑场等私营企业50多家。水磨河村还成为长葛市第一个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的村子。燕振昌也频频被其他地方邀请去介绍经验,办村支书培训班。
这些企业,就是水磨河村的“第一桶金”。特别是燕振昌等人建成的铸钢厂,几个股东的实力越来越强,后来纷纷退出来又组建了自己的铸钢厂,大厂又再分小厂。现在,水磨河村仅个体铸钢厂就有四五十家。
从贫瘠的村落,到如今闻名全市的“明星村”,燕振昌带领全村实现了“致富三级跳”。
今天,你沿着水磨河村环村路、彭花路走,两边全是一个挨一个的厂院。全村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0多家,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近万人。
“吃住水磨河,好像在长葛。出门能挣钱,一月两三千。”好日子过上了,人们顺嘴就编出了这样的民谣。
44年来,他重视教育、提倡孝道、福荫后人,先后8次改扩建村中小学,建成了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他更奔走6年、历尽波折,终于引回了全村赖以生存发展的幸福湖水……
2014年12月12日凌晨,他因操劳过度突发心肌梗死,伏在案上再也没能醒来。
“振昌老是说,‘吃亏人常在,有福还回来。’我没有怨过他,他干啥都是为了村里群众好。”回忆起爱人老燕、回想起幕幕往事,燕振昌的妻子张改真说。
燕振昌的二女儿燕新红感叹:“爸爸每天早出晚归,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水磨河村的发展和建设上,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子女树立了榜样。爸爸是我一生的财富。”
燕振昌精神走出许昌走向全国
燕振昌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逐渐走出了长葛、走出了许昌、走向了全国,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注和高度肯定——
2015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就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又一位‘最美基层干部’。请安排予以宣传。”此后,燕振昌被中组部列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典型。
2015年5月7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作出重要批示:“燕振昌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这样的好典型应下力宣传。”
2015年9月15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专程参观水磨河村燕振昌先进事迹展馆。他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燕振昌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共产党人的本色来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5年9月,河南省委印发《关于开展向燕振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在全省广泛开展向燕振昌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政治品质,勇于开拓、引领发展的担当精神,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王树山、武国定、胡五岳等历任许昌市委书记,均对燕振昌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基层干部以燕振昌为榜样,务实重干,砥砺奋进,争做燕振昌式的好干部。
闪耀的时刻再次到来:2016年1月31日,《时代楷模》节目在央视一套首播,燕振昌被中宣部正式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成为我省第三位、许昌市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先进典型。
为使燕振昌事迹进一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除《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本地媒体外,中央、省级媒体深入实地挖掘采访,以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燕振昌事迹——
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以及《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均先后深入报道燕振昌先进事迹。《44载铸就为民丰碑》《似曾相识燕归来》《他走了,但从未离开》《未了的牵挂》《用生命践行使命》……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为使燕振昌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动”起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也行动了起来——
2016年12月6日,电影《燕振昌》在中央党校举行全国首映式。许昌籍剧作家齐飞创作的大型现代豫剧《燕振昌》、“永远的丰碑”燕振昌专题晚会,以及我市文化、文艺界创作的话剧小品《我要嫁到水磨河》、戏曲情景剧《富民梦公仆情》等一大批形式鲜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先后问世。
作为燕振昌的家乡,2015年以来,许昌各地各单位通过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材料、聆听燕振昌事迹巡回报告团报告、参观燕振昌事迹展馆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基层好干部燕振昌”活动,自觉以燕振昌为标杆,找差距、知不足,努力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争做闪光“最美奋斗者”
“听到我们的老书记燕振昌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的那一刻,我为他老人家自豪,也为我们村有这样一位人物感到高兴!”水磨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万顺说,他跟着燕振昌书记工作了30多年,有很深的感情。“以后,我不会辜负老书记的教育,将继续努力干好工作。”
燕振昌入选全国“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的好消息,不仅在水磨河村,更在全市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人们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燕书记是令我敬仰的‘最美奋斗者’。”作为我市燕振昌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水磨河村妇女主任韩会军说,“每次讲述燕振昌同志的人生故事,感悟其党性认识、公仆情怀,我都像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同时也感到自己还有很大差距。我要继续向楷模学习,做无愧于时代的合格党员干部。”她刚在9月12日召开的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不忘老书记 无愧新时代》的报告,连日来已在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作了5场燕振昌事迹报告。
“燕振昌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的消息,让同为许昌人、同为基层干部的我很是振奋。”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党委书记马静被我市评为“燕振昌式好书记”,她说,“学习燕振昌精神,就是要通过对群众动真情,虚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燕振昌是个‘小官’,却用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历程把一个‘小官’的大德诠释得淋漓尽致,为共产党员的含金量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一位省社科院领导在了解了燕振昌的事迹后如是说。
在向燕振昌学习的热潮中,不少党员干部都产生了同样的感受。广大党员干部表示,燕振昌以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优秀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和标杆。
44年风华,44年奋斗,燕振昌身上体现出的可贵精神,就像种子一样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振奋着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发着建设大美许昌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