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保险业

科技创新助力车险行业发展

本报记者 任萌

当车辆遭遇交通事故后,车联网系统根据车载传感器推送的信息第一时间自动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的客服人员随即通过智能报案平台了解事故情况,并主动联系驾驶员,与此同时,根据系统推算的车损和人员伤害情况,安排相应的救援及急救措施,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近日,全球领先的保险科技公司CCCIS推出了业界首款智能人伤解决方案,保险业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下,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事实上,自2018年新一轮商业车险费改启动、放开七地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后,车均保费有所下降,加上新车销量持续下滑,近年车险业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市场遇冷已成为事实。近日,记者从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6706.30亿元,同比增长11.32%,但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3966.31亿元,同比仅增长4.55%。如何在困境中突围,成为各家产险公司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前的业务结构调整,中国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等公司从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入手,着力提升消费者体验。平安产险许昌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张高远告诉记者,从目前我国车险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平安产险的转型发展较为典型,为长期提升服务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对科技及客户服务类项目的投入进一步增加,凭借多年的市场发展经验,用科技与服务的力量降低车险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23.3%。目前,平安集团在车险市场的布局正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

当前,平安产险通过机器人实现了90%自动报价,个人车险业务95%的出单流程控制在一分钟内完成。同时,平安产险打造的智能语音机器人,使客户服务端的服务效率提升了20%,并在电话销售座席中应用,助力电话销售效率的提升。另外,平安产险在汽车后市场服务中,以“平安好车主” App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用车服务及品类丰富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截至6月底,“平安好车主” App中约有3550万绑车用户。不久前,平安产险针对安全驾驶行为良好车主推出的“信任赔”服务,开创性地实现后台零人工作业模式,使案均赔付完成时间缩短至168秒,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当然,科技只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解决消费者关心的痛点问题,才是车险业务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车险业正在转型发展中,而转型一定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的。业内人士认为,保险科技的应用,让保险产品和服务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私人定制和准确定价,打造新型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保险需求逐渐增多,传统的服务供给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车险服务应不断发展和创新,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在保险产品销售、保障期间和理赔服务过程中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并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推动保险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