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连良: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本报记者 杨伟峰

“爸爸,你们社区变化可真大,我可算知道你每天为什么这么忙了。”“这就是爸爸驻村干的工作,今天带你来体验生活,也是爸爸送给你的‘开学第一课’。等你明年再来的时候,社区的变化一定会更大!”9月8日,一对父女手拉手走在建安区河街乡北岸社区的大街上,画面温馨感人。

6岁的女儿今年刚上一年级,她口中整天忙碌、在生活中缺位的父亲,北岸社区的大小事情都在场。他就是社区居民经常念叨的第一书记连良。

2017年11月,市文明办创建科科长连良被选派到北岸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临走前,母亲亲自给我准备了铺盖。为了让我更接地气儿,款式、花色都是专门挑的农村最常见的。”连良说,“母亲还特意叮嘱我,在好好照顾自己的同时,要实实在在多为群众办实事儿。”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社区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吃住都在社区小学的一间小屋里,经常双休日也留在社区工作。白天入户,晚上整理资料,这就是连良的日常。寂静漆黑的深夜里,他的房间总是亮着一盏灯,与星月辉映。

经过深入走访,连良摸透了社区的情况,并因地制宜制订了发展计划:围绕党建抓好关键少数,围绕硬件抓好基础建设,围绕短板抓好整体提升。

北岸社区过去10多年没有村主任,“三委”班子不健全,党员组织意识比较淡薄。“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一个讲规矩、守纪律、战斗力强的班子,是社区长远发展的关键。”连良说。2018年,他抓住村级换届选举的契机,按程序精心组织,成功选出了社区新一届“三委”成员,并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组织生活,充分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换届换出了活力,换出了群众认可。在连书记的带领下,社区‘三委’班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拧成一股绳,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为社区谋发展。”社区党支部书记毛长有说。

社区主干道损毁严重,入户道路未硬化,居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小学门前的灵沟河大桥年久失修,桥面较窄,没有防护栏,非常不安全;社区地下水管网老化严重,经常跑水、漏水……在入户走访中,社区居民向连良反映了许多烦心事、闹心事。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连良将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改善社区面貌。

一年多来,社区的排前路全部硬化,主干道整修完成,地下水管网全部换新,并新建了公厕、排水沟、文化广场,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赞。“连心赤子,良师诤友。”得知社区要在灵沟河大桥旁边新建一座桥梁时,社区小学校长写了八个字表达对连良的感激之情。

“看到我们社区的变化,附近村的村民都很羡慕。有的村支部书记还来找我商量,把连书记‘借’给他们村帮他们修路,他们天天给包饺子吃。”毛长有笑着告诉记者。

灵沟河穿北岸社区而过,河道早已干涸,多年来一直垃圾成堆,沿岸居民苦不堪言。为了让灵沟河重新焕发“灵”气,连良决定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可群众心里却犯了嘀咕:清理垃圾,疏浚河道,整治私搭乱建的养鸡场和危房,哪件事儿都不好做,能成吗?

连良没吭声,心里却打定了主意。一次次开会,一次次交心,反复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决心,决定跟着他干。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五乱”治理和义务劳动,新修了沿河景观路,铺设了人行步道,栽种了绿化果木,新建了生态游园。“真是没想到,这么多年的‘龙须沟’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以前没人愿意在河边住,现在河两岸成了大家眼中的‘风水宝地’。”71岁的社区居民毛彦青就住在岸边,提起灵沟河的整治,他乐得合不拢嘴。

路平了、水通了、景美了……一件件惠民实事暖了社区居民的心窝。“连书记,你给咱们社区办了这么多好事,把老少爷儿们心里想的、没想的,都一件件变成了现实。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哪,干脆留下来别走了!”社区居民跟连良打趣,而他也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北岸社区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