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不忘初心扬国粹 大医精诚耀杏林

——许昌市中医院跨越发展纪实

全新的介入手术室

中医拜师

美国骨科专家来医院讲学

全脑血管造影术

义诊送健康

医院办公环境新旧对比

医院办公环境新旧对比

本报记者 刘地委

59载励精图治,59载救死扶伤,59载努力前行!59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许昌市中医院却用浓墨椽笔描绘了一幅三级甲等中医院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发展画卷。

岐黄之道,源远流长。许昌市中医院矗立在清潩河之畔,在许昌主城区。自1960年建院至今,许昌市中医院始终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与完善服务功能并举,坚持改善办医条件与加强内涵建设并重,做到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在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搏风击浪、勇立中原,成为许昌市中医事业的“领头羊”。该院先后被授予省文明中医院、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全省中医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许昌市文明单位、许昌市绿色医院等多项荣誉。

“传承中医药文化、践行中医药惠民、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们的初心。我们‘中医院人’将坚持‘中医有特色,西医更先进,两条腿走路’这一发展战略,用自己的坚守和创新,逐梦前行。”许昌市中医院院长宁保刚坚定地说。

数十载奋斗,步履铿锵踏歌行

许昌市中医院始建于1960年,建院时名为许昌专区中医院,仅有职工17人,每天门诊量约200人次,1975年改名为许昌地区中医院,1986年改名为许昌市中医院。

2011年,许昌市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支持许昌市中医院不断华丽转身的,是一代又一代医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经过岁月洗礼而不断升华的为民服务的情怀。

建院之初,许昌市中医院的诊断设备是“老三样”——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以及几台破旧的显微镜、A型超声仪、200MAX光机等设备,床位不足100张,医疗用房是1958年省疗养院和135部队医院留下的几栋破旧的二层小楼和十几间低矮的平房。

坚持“突出特色、科技兴医”的办院方针,秉承“医精药真、善待病人”的服务理念,许昌市中医院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医院总体实力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

通过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许昌市中医院建设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为盘活资源,许昌市中医院建立起以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为基本内容、向临床一线倾斜的薪酬制度,调动起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同时,该院积极筹建新病房大楼,引进先进诊疗设备,使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管理科学、技术精湛、环境优雅、服务优良的良好局面。

如今,许昌市中医院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开设有中风科、心肺科、骨伤科、肝胆脾胃科、肛肠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眼科、耳鼻喉科等20多个特色专科,其中中风科、心肺科、骨伤科为河南省重点建设专科,肝胆脾胃科、肛肠科、妇产科为许昌市重点中医专科。

该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90人,其中54人拥有高级职称、134人拥有中级职称,还拥有许昌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名、许昌市学科带头人8名,省名老中医2名、市名中医2名。以许昌市中医药学会为依托,许昌市中医院承办了许昌市中医药学会脑病外科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心病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肛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2018年,该院实施了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胆道系统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浆液型乳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脑垂体瘤经鼻内切除、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肿瘤、脐火疗法等21项新技术。

为让患者得到更好的诊疗,该院冠脉介入团队长期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合作,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我市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诊疗服务。2019年6月14日,许昌市中医院心肺科主任刘振玉带领心肺科一病区的冠脉介入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3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填补了该院在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的空白。

2019年4月,许昌市重点建设工程许昌市中医院新21层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和6层新门诊楼投入使用。该院医用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建立有洁净手术室、ICU、导管室、介入科、重症医学科、血液净化室、治未病中心及脑瘫、成人康复病区,并拥有DR系统、3.5T核磁共振及256排螺旋CT、韩国全数字化彩超、数字胃肠机等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抓专业扬特色,学科建设铸品牌

中医药技术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群众到许昌市中医院就医的最大感受是,在这里,既能切身体会到传统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又能享受到许昌市中医院独创的专业诊断和医疗。多年来,许昌市中医院致力于中医特色服务,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广泛推广和运用中医诊疗、护理和养生,走出了一条以中医为特色的发展之路。

为突出中医特色,许昌市中医院制定了“保证重点、扶持特色、带动全面”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鼓励干部职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发挥传统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长,运用正骨、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熏蒸、拔罐等中医治疗技术,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努力减轻患者负担。该院将中医药治疗率、中医药参治率和药品收入比例作为各临床科室的硬性指标进行考核,使中医药氛围更加浓郁,中医非药物疗法和中药治疗日趋增多。

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具有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许昌市中医院把抓专科专病建设作为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切入点,先后推出了60多种中医药适宜疗法,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力求把专科办出新特色,让百姓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由该院研制的清热败毒合剂、健胃舒胶囊、肠炎散等35种制剂,弥补了西医治疗某些疾病无明显疗效的劣势,受到患者的青睐。该院各专科还积极开展临床经验整理、应用及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认真总结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极大地提高了专科诊疗水平。

“中医搭台、专科唱戏”是许昌市中医院的一大特点。该院将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使其成为育名医、创名院的纽带和桥梁。该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整体发展,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科室人才的构架、优势病种的遴选、临床疗效的提高、资金设备的投入等,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群。

目前,许昌市中医院已形成以中风、心肺两个重点专科为龙头的5个品牌科室,形成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该院中风科是省重点建设专科,分设3个病区,根据中风的不同发病机理,研制出芪祛风合剂、逐瘀通络胶囊、瘫复散等系列药物10余种,并开展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受到患者的好评。作为省重点建设专科,该院骨伤科发挥中医手法复位优势,将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先后实施了颈腰椎间盘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断肢再植术和C型臂下利用激光合并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等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省重点建设专科肛肠科,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对患者因病施治,大多数患者都能随治随走,惠及众多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患者。

树文化显大爱,提升服务惠民生

医者梦想,无不建立在民众健康之上。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努力,许昌市中医院已建立常态化“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质量零缺陷、医疗服务零投诉”的优质服务体系。

近年来,许昌市中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员工行为规范、服务等方面处处体现传统中医文化底蕴。在护士站、导医台,许昌市中医院提供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茶,如菊花栀子茶、甘草枸杞茶等,并且有专人负责每天早上定时更换,免费提供给患者饮用。

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许昌市中医院对手术室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万级、千级、百级层流手术室。在门诊推出为危急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服务,实行门急诊一卡通,设立国医堂方便群众就诊,对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全程导诊服务……力求每一细微处体现人性化关怀。

在实行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的同时,许昌市中医院还打造“温馨中医院”的服务品牌,建立了医前、医中、医后全程优质服务新体系。许昌市中医院定期开展医务人员服务礼仪培训,用专业的服务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许昌市中医院都会为不能回家的患者和家属送上慰问品,让每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

去年以来,许昌市中医院积极实施“患者满意度提升工程”,紧跟时代步伐,推行“互联网+护理创新”的服务理念,优化护理服务模式,优化手写记录流程,缩短书写记录时间,把护士的时间归还给患者。许昌市中医院给每个科室配备了平板电脑,结合最新的疾病专业知识和患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为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许昌市中医院大力实施针灸推拿和康复医师进病房活动,为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中医三甲医院,该院还充分发挥中医药“龙头”作用,定期组织专家下乡义诊、开设中医讲堂、宣传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特色诊疗服务等,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如今,医院的“中医粉”越来越多,“爱中医、信中医、看中医”的良好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励精图治铸名院,大医精诚竞风流。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许昌市中医院始终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人民健康的道路上扬帆疾航。奋进新时代,意气风发的新一代“中医人”,正秉承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用大爱、激情、责任,续写许昌市中医院崭新的梦想华章。

本版图片均由许昌市中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