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刚领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有这样一群许昌人:他们或是多次参加阅兵的“功臣”,或是踏进军营不久的“00后”士兵,或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他们都是为家乡增光添彩的“时代骄子”,都是托起强军兴军伟大事业的新一代官兵。
杨阳:三次站在天安门广场
家住禹州市张得镇杨庄村的杨阳2003年12月参军入伍,先在驻福州某部服役。在福州某部,他一边参加军事训练,一边刻苦练习自己的长笛专业。
2004年,因为素质过硬,专业演奏能力强,他作为长笛演奏战士,接受了时任军委主席的检阅。后来,他被调往厦门服役。2008年,上级到他服役的部队挑选乐队战士,他被选上。作为长笛手,杨阳第一次站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2009年国庆大阅兵。
“作为一名军人,能进入联合军乐团,三次站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我也感到很自豪。”杨阳说,联合军乐团也是受阅的方队,由来自全军各个军种的人员组合在一起。吹长笛的有100多人,他考核得了第二名。
陈佳仪 :“铿锵玫瑰”绽放阅兵场
陈佳仪是中华女子学院学生,今年主动报名参加民兵方队。
刚刚开始训练时,她觉得很新奇,都是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踢腿,一步一动、一步两动,她全身心投入训练,力争上游。训练一段时间后,不少人身上都带伤了,膝盖积液、脚腕肿疼……最终,意志不坚定或不达标的都被刷掉了。
陈佳仪说:“因为我们是民兵,跟正规军比较,心里没底。 我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我和队友真的是训练场上最早出操、最晚收操的一族。”
王阳阳:参加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
“参加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10月1日,王阳阳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王阳阳,家住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建设路,2012年参军,2014入党,在中部战区当一名中士班长。今年5月,有关部门到他所在的部队选人,英俊帅气、立过军功的王阳阳被选中。
提起当时参加国庆大阅兵,王阳阳说:“到天安门广场后,感觉热血沸腾,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得到了升华,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那一刻觉得以往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吴嘉烁:甘做空中“芭蕾”的志愿者
2018年,家住魏都区的“00后”小伙入伍,在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当地勤机务兵。
吴嘉烁说,机务工作事关战友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看似平凡,却使命光荣,尤其干机务这一行,更容不得半点儿马虎。特别是此次大阅兵,他感觉肩头的压力更大了,“开飞”前的每一项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到极致。
“作为一个‘00后’新兵,能够为这次大阅兵提供机务保障,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尽了一份力,我感到十分骄傲、百倍荣幸。” 吴嘉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