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庆安
“看,这么多彩龙一起舞动,场面好壮观!”10月1日,在市区文峰游园,曹魏古城舞龙艺术队排练的舞龙节目令人拍案叫绝,赢得一片叫好声。
记者看到,5条彩龙好似腾云驾雾,或游动,或旋转,或翻腾,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一名男子站在舞龙队伍前列,指导着舞龙动作。他叫苏子明,今年63岁,被队员称为“苏导”。
“我哪里是什么编导,充其量就是总务,总的后勤服务。”苏子明笑着说,他这个人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一年前,他开始舞龙,认识了文峰游园舞龙爱好者,并有幸成为曹魏古城舞龙艺术队的一员。
“我喜欢舞龙,更喜欢和大伙儿一起舞。”他说,运动让人快乐,让人健康,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这是一支5人团队,四女一男,五角站位,前排的彩龙首先起舞,缓缓游动,紧接着后面的3条彩龙也扭动起来,加入舞动的行列。不一会儿,5条彩龙舞得兴起,好似蛟龙出海,飞速旋转、翻腾,龙身游动,仿佛真龙附身,让人顿生错觉。
舞到高潮时,5条彩龙猛地腾空而起,飞出四五米高后一起俯冲下来。快要落地时,舞龙人一把抓住龙头,一个轻巧转身,彩龙又回归平静,绕着舞龙人缓缓游动……
当天排练的队员除了朱平和苏子明外,还有李群成、何永贵、信花粉、苏红4人。他们都是队伍的骨干,最大的已有66岁。虽然他们年龄大,但技术好、力量足,群龙共舞时,动作行云流水,力道收放自如,让不少年轻人自叹不如。
“现在,你看我们生龙活虎的,但在舞龙前,很多人的身体素质并不好。比如,我以前经常打牌,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如今舞龙两年多,身体好了,腰椎间盘也不突出了。家人都很支持我,还开玩笑地说,以前我打牌后回家灰溜溜的,现在舞龙后回家雄赳赳的。”现年58岁的曹魏古城舞龙艺术队队长朱平笑着说。
朱平介绍说,舞龙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人们对舞龙存在着深厚的情结。两年前的文峰游园就有不少舞龙爱好者,但一直没有形成队伍,大家各玩各的,“当时的状况可以用‘群龙无首’来形容,游园中群龙乱舞,没有章法”。后来,苏子明加入其中。他特别有想法,通过节目编排,将单龙飞舞编排成群龙共舞,既提升了舞龙的观赏性,又增强了舞龙队伍的凝聚力。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文峰游园的这群舞龙爱好者组队,每天7时至9时集中训练,排练出不少节目。经过一年多的磨合,终于走出训练场,用令人惊叹的舞龙技术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征服了观众。
“在苏子明老师的编导下,我们的节目上升了好几个档次。我们的舞龙动作很多,有游龙、旋龙、滑龙、转龙、背龙、抛龙等8套招式,8套穿插在一起,形成群龙共舞的胜景。”朱平说,他们的节目经常在省、市比赛中拿大奖。
如今,这支舞龙队已发展到20多人,深得当地群众喜爱,队员们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他们的话说,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仅展现团队的精神面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还舞出快乐、舞出健康、舞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