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马成天
“过节期间人多,不要急,我会等你们的。”10月5日,在许昌中心汽车站,许郑高速快巴客车司机孙海林等两位老人在座位上坐好后,才缓缓启动车辆。
“十一”黄金周,对客车司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他们每年最忙的时候。孙海林和同事一道坚守在客运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承诺。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孙海林就深知旅客安全的重要性。许昌到郑州这条线路,不管是始发站,还是终点站,都要经过繁华商业区,经常遇到交通堵塞,没有较高的驾驶技术是难以胜任的。于是,他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全面系统地向书本学、向老司机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在汽车站,孙海林爱车是出了名的。他每次出车回来总是把车擦得干干净净,即使是回来得很晚也要对车辆进行保养,认真检查每一个零部件,拧紧每一颗螺丝,确保车辆保持最佳的状态。
节日期间,他主动承担加班任务,每天往返三趟,饿了坐在车上吃包方便面,渴了就喝点儿白开水。有人问他:“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一切都是为了旅客早点儿回家。自己辛苦点儿是应该的,也是心甘情愿的。”孙海林回答。
作为客车司机,孙海林认为,优质服务和安全行车同样重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不仅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幸福。
10月4日,一位姓张的旅客不慎将皮包遗忘在车上,包内装有1000多元现金和一些重要证件。孙海林发现后,通过多方联系,将皮包完好无损地归还失主,让失主感动不已。
“作为一名司机,对待旅客要像亲人一样。特别是到了郑州,咱代表的是许昌,咱不能给老家人丢脸!”孙海林说。孙海林就是这样,没有过多的语言,用行动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信赖和厚爱。
据了解, 孙海林从事客车司机工作20多年,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做到了安全无事故。因此,他连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