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煤独大”到“百业争春”,从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到围绕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四大重点产业领域扎实推进产业转型,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如今的禹州,已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装备制造业改造成效突出。绿色铸造示范产业园被命名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示范园区”,禹州市荣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称号,居第67位。
大数据产业年产值达11亿元,先发优势、倍增效应日趋明显。8家大数据企业总部落户禹州,颍云物联网小镇入选工信部“2018年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示范项目”;2018年,第五届国际智能信息新技术大会在禹州召开。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建高标准粮田7.5万亩,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品牌入选河南省老字号,“禹州半夏”“禹州丹参”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禹州盛田红薯制品产业化集群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神垕钧瓷文化创意园获批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神垕古镇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荣获“2018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文旅小镇”称号。禹州市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达84家,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80亿元,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近年来,禹州市通过产业转型提质,探索出一条具有禹州特色的发展道路,四大特色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到79.5%。
推动产业转型 加快发展步伐
资源型经济给禹州市带来了财富,但同时禹州市也面临着传统产业提升慢、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稳增长保态势压力巨大等问题,产业转型对禹州市来说迫在眉睫。
2016年至2018年,禹州市共淘汰落后产能煤矿37处,去产能776万吨,税收从2016年的1.4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4亿元,产能非但没有降低,反而稳中有升;税收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形成了生产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格局。华洋动力、恒利来合金、大张过滤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扎实实施智能化改造;宜鑫建材、金宇抛光材料等一批新材料及建材企业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项目进展迅速,2018年全年总发电量达到3.9亿度,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
禹州市牢牢把握“转型为重、生态优先、民生至上”的发展主题,聚焦“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主攻任务,坚持“调优激活存量、扩充优质增量、主动有序减量、提高发展质量”四量并举,不断探索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具有禹州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该市大力培育接续主导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特色产业,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禹州市抓住国家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的机遇,以全省实施“三大改造”为契机,认真落实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上半年,该市被评为河南省“铸造产业升级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区入选“河南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华洋发动机项目成功申报河南省2019年第一批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项目,139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集中挂牌。
实施科技创新 增强发展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禹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努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禹州市积极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标准建设中原云都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致力打造“中原云都”。目前,该市已入驻大数据、互联网关联企业项目达52家,实现主营业收入11亿元。
壮大创新主体。禹州市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促进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倍增计划、专利消零倍增提质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禹州市天源实业集团有800多名员工,其中,中高级技术人才76人、博士以上学历12人,有由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等组成的研发团队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该公司研发的“青蒿素低能耗提取工艺及其产业化”项目已被列为河南省中科院STS重点项目之一,这也是河南省唯一获得中科院STS的项目。
打造创新平台。禹州市鼓励重点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大国内高技术拔尖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力度,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和机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发展壮大。该市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和研发平台,组建禹州市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中国钧陶瓷创新研究中心等,推动核心技术就地转化为生产力,加快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引进高端人才。禹州市始终坚持“识才有眼、用才有胆、爱才如命、惜才如金”的理念,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重大工程、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所需的高端工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在政策的支持下,大张过滤有限公司的张永安教授团队和杨丙田科研团队、河南润弘本草制药有限公司的吴素林团队、禹州昆仑模具公司的孙玉福团队、河南实佳面粉公司的张索康团队等研发的科研成果让企业占领了国内和国际科技前沿阵地,为禹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禹州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数达到23家,专利申请量达到2068件、授权量达到1021件,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考评指标在许昌位列第一,首次入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构建产业体系 提高发展质量
“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禹州市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提升,经济发展经历了由低端到高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转变,形成了装备制造、钧陶瓷、能源、建材、发制品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名企、名家、名品,谋划实施了华夏药都健康小镇、大数据新型智汇街区、5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在禹州市智汇街区,国内40余家知名、领跑行业发展的互联网关联企业、双创型企业已在这里入驻。政府公共信息云、云超算中心、信用大数据、大数据可追溯云、工业云、中医药云、钧陶瓷云,7朵智慧之“云”助推禹州在政务服务、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领域转型升级。
在禹州市初具规模的中原云都大数据新型智汇街区,目前已入驻中兴网信投资10亿元的中医药大数据基地、软通动力投资2.5亿元的智慧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向着全省大数据产业高地迈进。2018年9月,在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禹州以创新物联网助推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的超前理念和战略布局,吸引了诸多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
从田间采集的青蒿样本,经过粉碎、萃取、浓缩等环节后,被送入“高大上”的精密仪器中进行检测。在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天源生物科技公司的青蒿素系列产品成功落地。这一项目由中科院天然兽用药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梁剑平领衔,入选国家“十三五”新药创制重大项目,投产后可年产60吨青蒿素医药产品,将使禹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青蒿种植基地和青蒿素生产线。
像青蒿素系列产品研发一样,禹州市委、市政府加强中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和创新,使中医药产业从上游向中下游迈进,加速形成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和中医药养生养老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中医药年交易额突破40亿元。
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量、高新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不断探索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禹州市正大步迈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