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禹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树乡风文明、促进农民增收,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在积极探索中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做强特色产业,农村产业振兴足音铿锵
每逢周末,禹州市神垕古镇都是游人如织,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小巷里流连,在老宅前驻足,游古镇、看开窑、买钧瓷,兴致勃勃;在国家级古村落扒村,来自郑州、洛阳、开封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穿梭于明清民居建筑群,行走在青苔石板路上,鉴宝、赏瓷、看古玩,热闹非凡。传统的街区、独特的民居,成为留住乡愁的“禹州记忆”,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禹州市榜上有名。禹州市以此为抓手,持续推进神垕国家级钧瓷特色小镇、华夏药都健康小镇、顺店刺绣小镇和鸠山康养小镇建设,提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7月,禹州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获批,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同时,禹州市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等多种平台融合,不断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休闲、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泓硕农业为代表的观光采摘农业模式,以神垕特色小镇为代表的城镇、村镇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兴模式,以美丽乡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美丽乡村群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一批微小型集采摘观光、餐饮食宿、教学研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该市还以钧瓷文化节、中医药文化节、大鸿寨红叶节、植物园彩灯庙会等节庆活动为支点,强力打造“钧瓷古镇文化游、历史文化古迹游、生态休闲度假游、中医药文化游”四大旅游品牌,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文化经济。
如今,神垕镇已聚集400余家钧陶瓷生产企业,紧密结合千年古镇、古玩淘宝遗迹和大型艺术节庆活动等,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张驰名中外的名片——神垕钧瓷。目前,神垕已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荣获“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乡镇”称号;钧陶瓷行业已经带动15万人就近就业,从事原料供应、设计、运输、销售、包装、影视和布展等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超过3万名,带动餐饮、住宿和旅游客服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对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禹州市积极培育壮大实佳面粉、青山药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该市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7家。禹州市农业经济特色明显,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红薯种植加工、畜牧饲养三大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红薯种植面积35万亩,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迷迭香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河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产粮大县、粮食核心区主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禹州半夏”“禹州丹参”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实施生态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日益优美
近日,走进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白墙红瓦,房屋整齐划一。在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子里,路面干净整洁,每家院落门口都放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每天村中的保洁员定时将垃圾清运走。抬眼向东望去,山岭上种着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层层叠叠的绿叶将山坡装点得青翠欲滴,一派美好的田园景色。
不止陈南村,在禹州市各村相似的场景很多,也共同谱写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禹州壮丽画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禹州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提升工程,积极探索,以改厕、改水、治污、治脏、治乱为着力点,打出了“垃圾分拣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荒芜宅基地整治”“排前路修建”“五美示范庭院创建”等一套组合拳,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全民参与、齐抓共管、长效运行”的工作新路子,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
为有效保证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以来,禹州市通过安排市、乡财政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争取“美丽乡村”奖补资金等,累计整合资金12.2亿元,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财力保障。
目前,该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市场化运作,彻底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等难题;成功打造禹州市人居环境先进村558个、美丽乡村235个、美丽乡村群23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个,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创建省级生态镇8个、省级生态村34个;20个村被列入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67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实施了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所有农村绿化覆盖率超过40%,村内的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间照明达到80%;鸿畅镇李金寨村等16个村被确定为“河南省千万工程示范村”。
2018年6月26日,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在禹州市召开,与会人员亲身感受了美丽乡村建设给禹州带来的变化。在现场会上,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对禹州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
突出共同富裕,农村小康步伐全面加快
该市把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经济支撑,近年来,投入4000余万元扶持资金,引导村级组织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花石镇河东张村的石佳面粉公司、神垕镇杨岭村的钧瓷体验园、古城镇钟楼村的百亩“禹白芷”种植基地、磨街乡常门村的蘑菇种植、朱阁镇小冀庄村的农机合作社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磨街乡刘门村通过“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成立柿柿如意农牧发展公司,流转全村3360亩土地种植柿树,去年柿子总产量40万公斤,鲜柿、柿饼、柿子醋等销售收入195万元,带动近百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并被授予许昌市“美丽乡村”称号。
禹州市是2018年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该市673个行政村(社区)中,共有657个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约占比97.6%。2018年年底,七项改革任务中的第一项、也是最基础的一项任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其中鸿畅镇整建制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七项任务,33个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起了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鸿畅镇涧头河村、鸠山镇连庄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试点,216个行政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
如鸿畅镇涧头河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29户1012人,耕地面积840亩。该村借助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村民土地入股成立了禹州市涧头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该村全部土地入股,全部村民变成股东,合作社流入的土地种上了果树,植上了花卉,开起了餐饮店,各项集体经济事业红红火火。村民既有了年底股份分红,又在合作社务工就业,有些还投资兴业,与合作社形成了产业链合作关系,村民们欢欣鼓舞,干劲倍增。
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迈进新时代,广袤的禹州乡村大地,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看得到四季、留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这样的幸福宜居新家园,正在从“诗和远方”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