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版

民生雨露润心田 岁月峥嵘万象新

本报记者 董蕊 通讯员 闫占强 李晓星

金鱼跃水出 两岸变通途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文化长廊 张怀锋 摄

下乡送文化

扶贫车间 张怀锋 摄

体育场雄姿

醉美禹州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民心,厚民生,在禹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是禹州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翻开禹州市2019年的“民生账本”,一组数据备受关注:今年以来,禹州市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3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6%;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就业创业、五保低保、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积极发展,被命名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等3个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于今年秋季建成投用;脱贫攻坚扎实推进,141个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建成完工,产业扶贫2.0、政策兜底、志智双扶等扶贫措施有效落实……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让百姓的这些“民生梦”镌刻上了“中国梦”的幸福。

近日,“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京启动,禹州市高票入围。

“百城建设提质”城市面貌美丽如画

颍河大街是禹州市老城区的干道之一,曾经一度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很大。从2018年4月份开始,经过短短3个多月的改造治理,这里以一副新面容呈现在群众面前:街道整洁了,强弱电入地了,特别是建筑物外立面,以统一的仿面砖涂料和轻型钢结构框架挑檐搭配传统建筑符号,老街的历史纵深感一下凸显了出来……

禹州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以百姓需求为方向,以城市提质为目标,收获了群众最温暖、最热烈的“点赞”。

近年来,禹州市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牢固树立规划提标、建设提质、管理提优、转型提速、文明提升“五提理念”,突出抓好治污、治堵、治脏、治差“四项治理”,扎实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2018年,禹州市被授予“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禹州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地下管线、地下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系统等33项专项规划和31平方公里城市景观风貌及色彩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市设计,启动了老城区等重要景观节点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设,避免千城一律、万楼一貌。

今年以来,该市42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22亿元,超出序时进度12.7个百分点,石梁河湿地等8个项目建成完工,郑万高铁站前广场等27个项目正加快推进,老城体育公园等7个地下停车场即将向市民开放,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碧水蓝天是基本民生。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禹州市以留住绿水青山为理念,全市范围内实施以“三边三化”(路边、河边、山边的洁化、绿化、美化)、“四区四化”(市区、镇区、城乡社区、矿区的洁化、绿化、美化、硬化)、“两治一拆”(治超、治污,拆除违法建筑)和“三治一提”(治山、治水、治矿,文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优秀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全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一个个荣誉的获得,是对禹州市生态环境工作的肯定。

仅在去年,该市完成了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期建设项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7个出境断面水质均控制在许昌市下达指标之内,在许昌市4个县市排名中位居第一。

精准帮扶共同走向全面小康

菌棒上密密麻麻长满了平菇,浓浓的菇香扑面而来,村民们忙着采菇……这几日,禹州市磨街乡常门村食用菌大棚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各级驻村工作队倾力帮扶和村党支部带领下,俺村的20座食用菌大棚收获了‘满盆金’。依托这一项目,贫困户中有14户73人通过政策帮扶和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甩掉了贫困‘帽子’。”常门村党支部书记王俭说。这仅是禹州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的一个生动事例。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禹州市坚持精准方略,在思想认识、资源整合、政策支撑、制度保障、责任落实等方面精准发力,坚持用心、公心、爱心、责任心“四心”并重,推进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1亿元,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目前,禹州市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电商扶贫站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5264户52880人,已脱贫10969户4225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7%。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禹州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一线指挥部,建立健全了县级干部“2+16”和“三级书记抓扶贫”责任体系,不断完善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医生签约健康帮扶、县级干部包村联乡、爱心企业联系到村的“双帮双联”帮扶体系,坚持“周有扶贫日、月有连心会、季度有观摩、半年有总结”四项机制及“每周例会、量化管理、交流学习、督导检查、通报考核”五项制度,实现工作开展常态长效。

禹州市617个行政村有扶贫任务,他们就组建了617个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由乡镇科级干部担任,每人负责1个村。其中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由53个市直部门对口分包,124个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派驻“双百双万”驻村工作队,其他440个非贫困村选派党建指导员。按照每名帮扶责任人最多分包3户贫困户的原则,对需要结对帮扶的9117户贫困户,安排3357名帮扶责任人分包,实现了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帮扶。

同时,该市以志智双扶为目标,深入开展“选树五面红旗”精准帮扶活动、“把独居老人接回家”精神文明活动等,确定46个“红旗村”,为实现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扶志超市”295家,累计兑换各类物资2731份,惠及贫困群众4209名;评选出136户“自主创业脱贫示范户”、592户“敬老孝亲道德示范户”,有492位独居老人被子女或亲戚迎接回家,也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民生工程全民共享公共服务

9月30日7时整,在鸠山镇西学村,30多位老人陆续来到村里的敬老食堂,此时香喷喷的稀饭、诱人的小炒和白花花的白面馒头已经端上了餐桌。老人们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充斥着食堂,西学村就在老人们的谈笑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天。今年年初,禹州市民政部门实施“助餐工程”,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60岁以上愿意进入助餐点的老年人,重点为高龄、空巢、独居、特困、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户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西学村就是禹州市首批试点村之一。现在村里的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老人们由衷地感激党和政府的关怀。西学村敬老食堂只是禹州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社会建设中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老有所养的一个缩影。

禹州市共有60岁以上空巢、独居、高龄、特困、独生子女、计生双女户老人23513位,这些老人就餐难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他们吃饭难问题,该市自今年1月份开始实施“助餐工程”。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助餐点有44个,正在谋划建设的助餐点有90个。

为满足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和其他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自2018年起,禹州市开始实施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将22家农村敬老院转型提升为集长期托养、日间照料为一体的集中供养中心(以入住特困老人为主)和托老托养中心(以入住独居贫困老人为主),全面实现“一乡(镇)一院两中心”的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和改善敬老院的服务条件,让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感受到舒适和温暖,使孤寡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温暖关爱。

日前,禹州市高龄津贴发放范围从90周岁以上老年人扩大至80周岁以上,这一规定又让约3.7万人享受到了高龄津贴。自2013年禹州市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以来,对该市9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先后发放高龄津贴1775.65万元。高龄津贴制度的实施,实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效对接,是对传统意义上社会福利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稳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禹州市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7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31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政策。禹州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禹州市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计划、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先后有神垕镇中心学校等31所学校建成投用,朱阁三中等8所学校完成主体工程,第三实验学校等3个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于今年秋季建成投用,使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

最美的风景是“和谐”,最大的成就是“幸福”。笑容挂在脸上,幸福留在心中。一组组民生数据,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是枯燥的数字堆积,而是群众的“暖心指数”。持续增强人民幸福感,从百姓最急需、最紧迫、最关切的小事细事做起,推动民生事业大发展,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公平正义好环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禹州百姓,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禹州市正在大手笔绘就一幅和谐美好的民生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