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民生经济

全心扑在扶贫一线

——记长葛市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张彬

本报记者 苏杭 通讯员 刘楠楠

驻村第一书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击队员”。自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长葛市供电公司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扶贫一线。其间,他们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记在心里、落在实处,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张彬是长葛市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村古桥镇魏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以强化“两不愁三保障”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主线,以提高工作质量为重点,扎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认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发展产业助脱贫

魏庄全村有耕地2700亩,人均1.5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村内没有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11月13日张彬上任后,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建档立卡做扶贫台账,用一个月走访了该村所有农户。在走访中,他了解到,村里道路多是土路,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硬化村内道路是大多数村民的心声。

要想富,先修路。为此,张彬多方协调资金,修复村内道路2000米、硬化田间道路1900米;新打机井26眼,配备抗旱专用变压器3台;协调扶贫资金82万元,修缮农户户前道路2162米。他还积极与省老年产业协会对接,并在其帮助下筹集资金150万元,在村内新建老年文体活动中心;用10万元为村里修建一个1300平方米的村民娱乐生活广场,并安装6盏太阳能路灯;协调移动公司给村里新装移动信号塔。

如何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推动帮扶村的整体发展,带动村民增加收入,进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这是摆在张彬面前的难题。他带领帮扶工作队积极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户协商,讨论村里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前往陕西大荔县进行考察,最终确定发展素有“百果王”之称的冬枣种植项目。

“通过使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去年,魏庄村农户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冬枣,村北边还规划出了300亩土地进行专业种植,为产业带动村里脱贫打下坚实基础。”谈起冬枣种植,张彬信心满满。

◆党建铸就扶贫魂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调查走访中,张彬找到了制约魏庄村发展的症结。为抓好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张彬配齐配强魏庄村“两委”班子,利用“一编三定”工作法对留守党员进行管理。他把18名未担任职务的党员分到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美丽乡村3个组,充分调动党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该村村民张代谏是美丽乡村组的一名党员,他每天的工作任务是巡视村容村貌。“党员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干起来有劲多了。”张代谏说。

同时,张彬把之前工作中积累的党务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地运用到魏庄村,从定期讲党课、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入手,抓好党员日常教育。“讲党课是很好的工作抓手。我们在党课上给大伙儿讲解新出台的扶贫政策,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这样的党课内容紧贴村民的生活,大伙儿能听进去。”张彬说。“在张彬书记的帮助下,我们每月组织谈心交流学习,大家的觉悟提高了。在扶贫工作中,村里的党员都积极发挥带头作用。”魏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岭说。

◆情系留守老人和儿童

魏庄村有贫困家庭14户46人,在张彬及帮扶工作队的带领下,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仅有1户2人尚未脱贫。

今年68岁的侯三朵,儿子早逝,儿媳改嫁,丈夫去年病逝,家中仅剩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孙子。张彬积极协调贫困户“六改一增”资金,组织施工队修缮侯三朵漏水的房屋;同时联系长葛市供电公司工会,对侯三朵的孙子开展“金秋助学”帮扶,为孩子送上帮扶金。享受到“金秋助学”帮扶金的还有父母双亡、正在上小学的贫困户魏嘉杰兄弟俩。在张彬的带领下,魏庄村“两委”计划在村里设置助学基金,按照贫困程度资助贫困学生,解决村里贫困学生上学的问题。

到留守老人家中走访,给老人送去老花镜,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辅导留守儿童做功课……村内的留守老人、儿童是张彬心头最大的牵挂。“在建设家乡的进程中,这些孩子是村庄的未来和希望。”谈起魏庄村下一步的帮扶工作,张彬说,“留守老人、儿童是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一件事做下去,魏庄村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