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徐振:青春因阅兵而闪亮

本报记者 孔刚领

“咱村(社区)姑娘徐振在国庆阅兵场,了不起,为许昌争了光!”连日来,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徐庄社区的居民都在热议着引以为自豪的这件事。

1994年出生的徐振身高1.69米。她2011年入伍,2014年退伍,目前在中发改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实习。

今年4月初,徐振突然接到有关部门的电话,通知她参加今年国庆大阅兵训练。徐振既意外又兴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同为共产党员的父母异口同声地表示大力支持:“行!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全力以赴,何况是这么光荣的事。”

第二天,徐振通过面试,随即投入紧张的集训。“我比别人晚到训练基地一个月,动作肯定没有队友做得规范。当时,我的压力很大,很怕被淘汰。”为了尽快追赶上队友,徐振每天主动多练习一个小时。因为有从军的经历,所以她进步非常快。一周后,她的脚踝肿了。有一次发烧达38.7℃,她直接晕倒在训练场上。“教练员是仪仗队队员,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阅兵训练比新兵训练苦10倍,生了病也要咬牙坚持。我没告诉家人,不想让他们担心。因为参加这次阅兵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这将是我一生的崇高荣誉。”

徐振和队友接受封闭训练时,14个人住一大间宿舍,平时吃自助餐。她整整半年没有回过家,每月和家人通话一次。

96米,128步,队列间距120厘米,步幅75厘米……每天需要练习10个小时规定动作。特别是三伏天,在太阳下站军姿、踢正步,承受着地表58℃的高温,训练结束后每个人的衣服都能拧出汗水。

徐振的父母为了让其专心训练,连与她感情深厚的外公患病也没有告诉她。“6个月的训练,我每天都在倒计时,终于迎来了国庆大阅兵。”徐振说,那天,她和队员1时30分起床,做好了各项准备。5时许,她们来到天安门广场,现场演习了两次。

阅兵式开始,女民兵方队的姑娘们身穿鲜红的制服,脚穿白色长靴,手握钢枪,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走过天安门。128步,历时1分6秒,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很多人向她们敬礼或竖起大拇指。当习近平主席在车上说“同志们辛苦了”的时候,徐振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我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感觉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我感觉非常骄傲,充满了自豪感。”

“当我经过天安门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徐振说,“这次阅兵经历终将会成为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我会一直把这次阅兵作为激励我前行的力量,守护信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