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榜
近5年来,南关街道办事处相继获得10项“国”字号和15项省级荣誉称号:
★南关街道办事处2019年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全省共有4个获奖集体,南关街道办事处是其中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获奖街道办事处、全国7个获奖街道办事处之一。南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贾向波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南关街道办事处:中国特色商业街
★南关街道办事处: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最佳组织奖”
★七一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
★七一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七一社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大同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大同社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大同社区: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项目
★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清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另外,南关街道办事处及所辖社区还荣获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示范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15项省级称号。
金秋时节,处处皆画。近日,记者来到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采访,所到之处,万象更新,目及之处,歌舞欢畅,南关的繁荣、宜居、和谐、美丽呈现了一个现代化街区欣欣向荣的景象。
南关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78家企事业单位,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是原中共河南省委旧址。近年来,该办事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为小、为老、为商”发展思路,倾心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南关样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该办事处财政税收5年翻一番,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示范单位等25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1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中央扫黑除恶第六督导组组长盛茂林,中组部组织二局处长李拥福等领导莅临该办事处调研,对这里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荣耀来自“南关人”孜孜不倦的奋斗,来自“南关人”一心为民的情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关街道办事处以人民满意为工作标准,围绕“为小、为老、为商”,着力建设规范化社区、建强网格堡垒,筑牢了党的执政根基,让党旗在街巷深处高高飘扬、在群众心中熠熠生辉!
不忘初心 担当实干 基层党建经验走向全国
担当实干
基层党建经验走向全国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为你祝福……”日前,在南关街道办事处采访时发现,到处是歌声,到处是“中国红”。各个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在这里,“微心愿”“360°服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课堂”等服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受到群众称赞,这些都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南关街道办事处注重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魏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健民告诉记者。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领导力。该办事处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把党建工作列入办事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执行责任制,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专题学习、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两年来,该办事处共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和班子扩大会45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宣讲会、报告会60余次,将高质量党建细化到支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各项工作中,确保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突出“一编三定”,提升基层组织力。该办事处将辖区无职党员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创新设置10多类党员服务岗位;培育“365”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注册党员志愿者500人,组建2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辖区涌现出“中国好人”宋改清、“燕振昌式好书记”马静等一批先进基层党支部书记;所辖大同社区、七一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四个100”荣誉称号和“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工作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报道。3月31日,中组部示范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推进会在许昌召开,与会领导到南关街道办事处实地观摩。
在此基础上,南关街道办事处坚持“组织共建、活动共联、事务共商、资源共享”目标,吸纳辖区33家省区市单位作为党建联席会成员,协调解决党群服务中心用房1万多平方米,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实事,呈现出“街区扛旗,一呼百应”的新局面。
突出党风廉政,提升基层保障力。该办事处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健全完善机制,狠抓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追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辖区党员干部全部签订《廉政承诺书》,扎实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帮圈文化、政商关系、民生领域等专项治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许昌的服务业集中于魏都区,而魏都区的服务业集中于南关地界上。在这片仅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盛着胖东来、三家电、七一路电子数码特色商业街等全国知名商业品牌,落户了大商新玛特、绿洲梦想广场等10多家企业,集聚了思故台、开源市场等人气颇旺的批发零售市场……
试问,南关街道办事处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本地商业明星愿意在这里扎根繁衍,外地商业巨头选择在这里落户兴业?
大树参天,植根沃土。南关街道办事处努力成为民营企业培植“沃土”。
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该办事处探索“政府与企业间的服务、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企业与居民间的消费、居民与政府间的创业”为商“四维”服务模式,建设特色商业区综合服务中心,精准服务3860家商户和1800家企业,帮助解决问题6356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办事处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财政税收从2014年的528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410万元,5年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
对于南关街道办事处来说,如何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培植企业、形成支柱,是扛在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为此,他们大力实施“支部建在商圈上”,打造企业“家门口的服务平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当地的环境优势,促进了商圈经济日益繁荣……
“我们探索建立了‘支部建在商圈上’的党建新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促进商圈经济与党建工作互助共赢。”南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贾向波说。
对条件成熟的站前核心商业区综合服务站、新世纪市场、开源市场、六一路鞋城、金苹果艺术团、怀大物业公司等6家组织,南关街道办事处为他们建立了党支部,通过微信等载体开展党的活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各领域全覆盖;对已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强化阵地建设与规范管理,做好组织活动的开展。
南关街道办事处还积极探索为商服务模式,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纳入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接洽、申请、办结等免费服务,开通办事处营商服务专线,帮助企业和商户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社区干部在网格化管理中,每月还对分包商户进行定期走访。”贾向波介绍,去年以来,全市实施了服务企业“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南关街道办事处积极对标,由科级干部分包7个重点项目和32家“四上企业”,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大商新玛特和绿洲梦想广场后面有一条小土路,就是由办事处协调出资,提升改造为平整顺畅的水泥路的。”大商新玛特办公室主任白萌萌回忆道,从此,走在这条200多米长的小路上,再不会晴天两脚土、雨天一腿泥了,顾客前来采购也更加方便了。
一件件大事小情、一点点向好变化,就在一天天的为商服务中发生着。而这样的“软环境”,加之良好的区位、基础等“硬件”优势,各种业态的服务业集聚于此,更壮大于此——
胖东来,打造了无数商家效仿的服务业品牌,成为一个响彻全国的“服务业现象”;思故台、开源市场,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服装、鞋帽、日用、美肤、电子等生活用品的各个门类;五交化、水电暖等小商户集聚于此,是市民生活采购的首选之地,南关街道办事处的生活圈、消费圈日益完善和提质……
心系百姓 履职尽责 把民生考卷写满幸福
履职尽责
把民生考卷写满幸福
9月27日,市区南顺河街莲礼苑小区门前的护城河清水潺湲,花香袭人;小区道路两旁,鲜花簇拥,绿意浓浓;楼宇虽旧,但整洁有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别看现在这么整洁亮丽,以前污水横流、垃圾乱放,特别是一到夏天蚊虫乱飞,整个小区都臭烘烘的。”莲礼苑小区居民杨保岭说,“经过改造后,小区下水道通了,垃圾有人清扫了,墙面变新了, 庭院也有人管了。不买房、不搬家,老房变新房,住得舒心又安心,真是打心眼儿里感谢共产党为我们办的大好事!”
莲礼苑小区的变化,是南关街道办事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南关街道办事处曾长期是市级党政机关所在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市拆迁改造等问题日益显现,基层群众诉求愈发复杂多元,而这些也在时刻考验着南关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及其工作能力。
“回应群众现实关切,就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贾向波直言,“对我们而言,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只有把这些实事办好,才能不负使命,当好党在基层的‘代言人’,群众才会对你竖大拇指。”
为了把生活环境打造成居民憧憬的模样,南关街道办事处乘着全市“四改一增”的东风,自去年以来,投入315万元对辖区内11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现如今,整洁干净、焕然一新的老庭院,已然成为老城区城市更新的典范。
“为了让辖区居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连续3年实施民生‘365’工程,在补齐城市建设短板中积极回应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南关街道办事处主任赵举介绍,该办事处把养老、医疗、教育、健身等17个方面的民生工作细化为1000多项具体实事,融入群众、融入社区、融入庭院,不仅让辖区3.5万常住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办事处形象和城市品位得以全面提升。
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惠民。该办事处在全市率先打造了具备信息采集、实时监控、人脸识别、智能分析4大功能的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区域监管全覆盖、突发问题秒知道、上下联动无缝隙。自该平台投入运行以来,辖区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居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细化网格,打造前哨堡垒。南关街道办事处将辖区细化为50个网格,办事处全员下沉任网格长,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推行“三级分类走访”服务,制作便民服务卡,建立网格分类巡查台账,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情在网中结”,做到了“小网格”服务“大民生”。该办事处党员志愿者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小小的爱心之举,点亮了困难群众的希望与梦想。
“这些年,社区干部敢于创新,他们因地制宜,发挥特长,工作都呈现了各自的亮点。”南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张颖说。七一社区党建引领,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的肯定;明星大同社区各项工作争先进,学雷锋志愿服务获得国家级荣誉;规范化社区育才社区围绕“为学”做文章,社区管理井井有条;三八社区便民服务有特色,赢得居民普遍好评;凭心社区积极打造“为商服务型”品牌,赢得企业交口称赞。正是由于各个社区争先恐后、比翼齐飞,才有了南关街道办事处的硕果累累。
党建有民生“温度”,民生有党建“底色”。2018年,魏都区的公众安全感指数、群众幸福指数、对环境满意度指数均居全省第一位,该办事处有10项指标在全区名列前茅。
走进南关,文明之风清新拂面,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些,辖区群众都有着切身的感受。改革开放40多年来,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从吃、穿、住、行都能够反映出南关的文明与富足。
“习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带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努力奔跑,奋斗追梦,向更加幸福的未来迈进!”贾向波信心满怀地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