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平安许昌

银行卡丢失后未及时挂失卡内余额被多次盗刷

本报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李源源

发现银行卡丢失,有些人觉得有密码保护,再加上工作忙,顾不上“第一时间”去银行挂失。长葛市的许先生就是这样。结果,他的银行卡被盗刷36次。昨日,记者从长葛市公安局获悉,该局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经缜密侦查,成功将这起案件侦破,把犯罪嫌疑人谷某抓获。

事情要从9月3日说起。当日,长葛市公安局接到许先生打来的报警电话,说其银行卡被盗刷。据许先生介绍,今年7月下旬,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丢失了。由于给银行卡设置了密码,他觉得不会出事,就没及时到银行挂失。9月3日,他需要取钱,遂到银行办理补卡手续。令他没想到的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他银行卡内仅存有几元钱。

银行卡内明明存有2万余元,怎么仅剩下几元?银行卡虽丢失,但密码别人不知道,里面存的钱怎么会少那么多?许先生感到非常不解,遂向长葛市公安局报警。接到报警后,该局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立即立案调查。

同许先生沟通后,办案民警了解到,其早期申办涉案银行卡时未开通短信提醒功能,也没有在手机上下载安装银行的App。所以,银行卡被盗刷,卡内余额发生变化时,他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结合案情,办案民警到银行查询后发现,许先生的银行卡在丢失期间出现多笔POS机刷卡交易。可是,交易存在异常:前一分钟还在许昌市魏都区某商店刷卡交易,后一分钟就在禹州市某商行刷卡交易。据此,办案民警多次驱车至郑州进行调查,了解到刷卡区域跨越多个县(区),刷卡次数高达36次,被盗刷金额为20889元。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民警获悉,涉案银行卡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由于这种功能,持卡人可在不需要输入密码的情况下通过POS机刷卡,每次可刷500元至1000元。

按照既定的侦破思路,办案民警对案情认真分析研判,从刷许先生银行卡的那台POS机入手,成功找到了POS机的发行公司。在该公司的配合下,办案民警顺线追踪,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谷某。经查,谷某做水果零售生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领取了一台POS机。通过这台POS机,他可以从多个商户中随机切换跳转刷卡结算。查明谷某的活动轨迹,办案民警果断出击将其抓获。经讯问,谷某对盗刷许先生银行卡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谷某已被长葛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获悉案件已被侦破,国庆节前夕,许先生专门制作一面锦旗,上书“执法为民 秉公办案”8个大字,送至长葛市公安局,向不知疲倦连续作战的办案民警表示感谢。在此,长葛市公安局民警提醒群众,妥善保管银行卡并开通短信提醒功能,一旦发现银行卡丢失或被盗,务必“第一时间”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挂失,并及时到银行补办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