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红卫 通讯员 李逸良
核心提示
70年来,许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休闲健身、智慧阅读、便民服务等多个“15分钟民生圈”,让居民近距离享受便捷的购物、医疗、健身、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
教育 事业蓬勃 发展
●70年来,全市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2017年以来,全市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投资10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0所、幼儿园100所以上,目前已累计新增学位16万个,“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333所,拥有专任教师6.04万人,在校生98.09万人,教育经费支出达87.87亿元。
●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在校生4.82万人,是1978年的99.2倍;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生2.96万人;普通中学228所,在校生27.1万人;小学835所,在校生42.28万人;幼儿园1236所,在园20.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308人。
●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全部达到100%。
医疗 体系日趋 完善
●70年来,不断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医疗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大幅增加,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23个,其中医院103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124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
●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55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51人,注册护士10498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808张,其中医院18739张,乡镇卫生院3869张。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是1978年的11.4倍、5.6倍、5.6倍。
文化 体育事业 繁荣发展
●全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相继建成恢宏大气、设施一流的许都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现代化文化场馆。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并在许昌成功承办了多项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
●近年来,为社区配套建设各类体育健身器材,规划建设一大批多功能运动场、门球场、七人制足球场、乒乓球台、网球场、儿童游乐场、健身路径等。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20块金牌、25块银牌、23块铜牌,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贡献奖。2018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点共578个,体育彩票销售收入8.49亿元。
●2018年年底,全市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4个。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2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