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剑德 胡永鑫 通讯员 丁姜岚
10月7日,一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空气清新,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在气势雄伟的曹魏古城南城门,车来车往,流光溢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自从曹魏古城南城门建好后,我经常带家人来这里逛,有吃的、有玩的,还富有三国文化特色。外地的朋友来许昌玩,我首先推荐这里。”正在曹魏古城游玩的市民张建国告诉记者。
作为魏都区特色商业的龙头项目,经过近3年的开发建设,曹魏古城不仅成为展现汉魏风貌、彰显三国韵味的点睛之笔,而且成为八方游客畅游许昌必去的“打卡”之地。自2018年2月8日曹魏古城南大街开街迎客以来,曹魏古城2018年接待游客逾400万人次,最多一天接待游客9.8万人次。
古城崛起:城市形象更具魅力
【活力与魅力兼具,古韵与新风并存。曹魏古城的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既是在建设曹魏历史文化展示高地、许昌市人文形象名片,也是在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在许昌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三国文化以其厚重底蕴、磅礴气势和深远影响,镌刻在一代代许昌人的记忆里,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成就了许昌今天的文化优势。
三国文化是魏都区乃至许昌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但过去由于区域开发零散,很少进行品牌整合,精品景点稀少,三国文化旅游存在着“听头儿多,看头儿少;资源多,开发少;知道者多,游历者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养在深闺”,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了把散落的三国文化“珍珠”串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文化从“沉睡”中醒来,魏都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曹魏古城建设作为传承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三国游”龙头项目来谋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开发旅游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修复建设曹魏古城,既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发展工程,又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更是弘扬曹魏文化、打造魅力许昌、建设人文魏都的复兴工程。”魏都区委书记张书杰说,魏都区将动员各方力量,将曹魏古城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三国曹魏文化旅游胜地。
魏都区区长李朝锋介绍,2019年,魏都区将继续把曹魏古城作为服务业发展的“轴心”,围绕“三年见成效”的目标,加快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群英台等14个项目建设,启动魏武英豪、护城河沿线综合改造等项目,完成南城门招商和豫园美食城业态调整,把曹丞相府与中轴步行街连为一体,持续开展文化街区活动,打造精品线路,拓展旅游市场,整合护城河以内的各种旅游资源,力争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让曹魏古城成为魏都区永久的财富。
据介绍,在全力推动曹魏古城修复建设的同时,魏都区对曹魏古城的业态运营常抓不懈,先后推出了“魏都夜宴”“汉风古韵荷花节”“古城好声音”等品牌活动,基本做到了周周有主题、月月有节庆;采取置换、回租等形式收回南大街临街房约2万平方米,科学引导业态集聚。目前,南大街店铺已全部对外出租,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成为具有浓郁三国风情、民俗特色的文化街区和旅游名片。
全省领跑:特色商业区闪耀中原
【近年来,魏都区抓住省、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把特色商业区作为加快产业转型、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势如破竹,提升了城市品位,展示了城市形象。2018年,魏都区特色商业区成为全省唯一晋升为四星级的服务业“两区”。】
曹魏古城不仅是许昌展示曹魏文化、树立文化品牌、打造曹魏历史文化展示高地的重要支撑和载体,还是魏都区特色商业区的典型代表。如果说曹魏古城的蝶变是传统商业街区的应势崛起,那么魏都区特色商业区的厚积薄发则可称得上是蓄势已久的大手笔。
魏都区特色商业区位于市区主城区中部,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由站前商业核心区、魏都风情区和铁西商贸综合区三大功能区块组成,涵盖曹魏古城的大部分区域,包含运粮河文化旅游带、南大街传统商业提升发展带、曹丞相府休闲旅游带等九条发展带。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功能定位是充分挖掘曹丞相府、春秋楼等旅游资源和火车站站前商贸集聚优势,打造以三国曹魏文化为特色的商贸购物休闲区。
在北起建安大道、南至新兴路、西达运粮河、东抵文峰路这一片商业气息浓厚的休闲购物圣地——魏都区特色商业区,胖东来、三家店等本土商家再次腾飞,银都国际、天伦大厦、梦想广场等纳税超千万元楼宇强势崛起,七一路数码电子一条街成为我市首条“国字号”特色商业街,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特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曹魏文化古城项目加快推进……古老的商脉之地风云激荡,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商贾共享财富盛宴。
魏都区特色商业区自2012年5月全省首批获批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规划主要内容提供给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学习研究,在全区形成了共识,使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实施推进中得到了较好落实。
2018年,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创造税收8.4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98家,在2017年度全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综合考评中,成为全省唯一晋升为四星级的服务业“两区”。
下一步,魏都区将重点发展商贸购物、旅游娱乐和配套楼宇经济,推动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打造以三国曹魏文化为特色的商贸购物旅游休闲区。
在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的同时,魏都区着力挖掘三国文化,以曹魏古城建设为契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强化旅游服务,切实提高旅游业整体水平,加快旅游业发展。
除做好曹魏古城旅游业态发展外,魏都区还积极推进运粮河漕运文化整体开发改造和汉魏风情休闲商业街改造建设;打造“印象魏都”“印象许昌”演艺活动,促进游客逗留魏都,深度消费。另外,整合辖区旅游资源,统一策划设计,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国内独具魅力和有影响力的三国文化旅游区。
登高谋远:围绕“一城一区一东来”建设,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凭借许昌市主城区这一先天优势和深厚基础,魏都区将围绕“一城一区一东来”建设,以曹魏古城项目为龙头,以打造“胖东来”品牌为着力点,突出四星级特色商业区,带动旅游业发展,拉动三产服务业提档升级,力促现代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魏都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注重统筹谋划,不断强力推进。近年来,魏都区编制完成了《魏都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和《许昌市老城区及铁西片区服务业布局规划》,对服务业发展进行全域规划,确立了魏都区服务业“三区九带”的发展格局和商贸业、楼宇经济、特色商业街、文化旅游业、物流业等重点发展业态,逐步形成发挥自身优势、功能特点突出、布局结构合理、行业发展协调、全面统筹有序的服务业体系。
2018年,魏都区把曹魏古城作为魏都区特色商业区的龙头项目,集中力量推进14个新建、续建项目,实现了“两年成规模”的既定目标,全年接待游客逾400万人次,最多一天接待游客9.8万人次,曹魏古城的综合效益、品牌效益、社会效益持续显现。
魏都区委书记张书杰在2019年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三产服务业是魏都区的特色优势,要突出围绕曹魏古城和特色商业区,进一步谋划产业项目,有效拉动魏都区三产服务业提档升级,把服务业做好,做强,做出特色,做出效益。
2019年以来,魏都区继续强力推进曹魏古城修复工程,使南城门声光秀成为曹魏古城的固定节目,打造曹魏古城旅游新亮点。加快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和群英台建设,全面启动魏武英豪段、19#地、曹丞相府及13#地等重点区域建设,形成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局面。同时,魏都区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曹魏古城后续开发运营。积极推动春秋楼、曹丞相府、西湖公园等旅游资源整合,统筹做好豫园美食城、南城门区域等招商、运营工作,尽早启动曹魏古城国家4A级景区申报工作,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全年游客力争达到500万人次。
魏都区坚持既要以曹魏古城为重点,又要着眼于服务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定位,选择发展趋势好、经济社会效益好、具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向古城周边及特色商业区延伸布局,推动服务业布局不断完善,带动服务业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与整体升级。
具体工作中,魏都区积极支持“工业互联网”和“中华电气网”建设,在做活网上经济的同时,加快服务业孵化基地企业入驻,严格落实魏都区服务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和《入驻实施细则》,着力引入一批高成长性服务业企业。同时,魏都区谋划实施了涉及商贸流通、特色商业街建设和楼宇经济、文化旅游等项目,加强对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服务业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后续管理,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胖东来、大商新玛特许昌总店、华悦大酒店、绿洲大厦等服务业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有力地带动了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魏都区区长李朝峰说:“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曹魏古城修复,引导传统服务业树立新理念、发展新业态,提升壮大实体商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仓储物流、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曹魏古城为引领,以特色商业区为依托,以楼宇经济、实体商业、金融保险、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魏都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