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燕 通讯员 冀会林 秦基伟
今年以来,襄城县财政局以文明创建促进财政事业发展,全县的财政收支实现了持续增长,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该局也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市级五好党组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资产管理先进单位、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非税收入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
抓队伍强素质
树立服务观念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政队伍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襄城县财政局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财政管理上台阶。
强化责任。今年年初,襄城县财政局确定了文明创建的目标,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任务量化到股室、细化到人,做到“个个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压力”,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该局办公室定期进行督查,对一些不良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在公示栏予以公布,并督促改正。
严格约束。该局针对财政部门管理的资金多、项目多等特点,建立了严格的内控机制,实行分管局长包股室和股长具体负责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对各股室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和整顿,构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管理,集中支付,杜绝了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
优化环境。该局努力改善机关卫生状况,机关办公人员爱护公物,自觉主动打扫卫生,保持办公环境整洁。该局还改善了党员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室的条件,高标准进行庭院绿化。为引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陶冶情操,该局筹建了藏书4000余册的图书室,并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抓创建上台阶
增强服务意识
襄城县财政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财政工作主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
列入日程。为确保文明创建活动常抓不懈,该局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局长具体抓,并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使文明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丰富形式。为使文明创建活动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该局在建立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的基础上,不定期地举办长跑、远足、拔河等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该局坚持每周五政治学习日制度,采取电教观摩、聘请党校教师及县文明委工作人员讲课等形式,对干部职工加强宗旨教育、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家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
选准载体。该局组织开展了“道德讲堂”“敬业爱岗争创文明股室”等活动。在助残日和各种捐款活动现场,该局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纷纷献上爱心。同时,该局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活动,派15名驻村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们顶烈日、战严寒,深入农户家中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密切了干群关系。
完善制度。该局建立健全了学习、工作、考勤、综合考评、干部人事等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提高干部选拔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向上、无私奉献,营造公平的发展氛围。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该局以文明的工作作风、热情的服务态度、快捷的办事效率和勤政廉洁、办事公道的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抓收入保支出
落实服务责任
襄城县财政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局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财政工作全面进步。
财政收入连年增长。自2010年以来,襄城县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确保了连年财政收支平衡。
支持“三大攻坚战”更加有力。2018年,襄城县财政局共安排财政资金2亿多元用于“三大攻坚战”,财政为“三大攻坚战”提供了财力支持。
财税改革稳步推进。襄城县财政局通过统一变更乡镇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清理撤并乡镇财政账户、规范资金支付报销程序和乡镇财政收支月报制、全面采用信息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等措施,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财政收支运行机制,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及时查处私设“小金库”和各种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