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增阳 通讯员 潘惠雄)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全国新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62处,另有50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其中,河南省共有62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另有合并项目1处),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400余处,位居全国第二。此次我市共有许昌文庙、禹州天宁万寿寺、禹州怀帮会馆、鄢陵尹宙碑等4处入选,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27处。
据了解,我市此次入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许昌文庙、禹州天宁万寿寺、禹州怀帮会馆等3处古建筑和鄢陵尹宙碑1处石窟寺及石刻。许昌文庙位于魏都区文庙前街中段,地处许州古城中心。文庙创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63年),最初的庙址在城东南隅,后于金章宗昌明年间迁至现址,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后屡有修葺与拓建。许昌文庙坐北朝南,现存文物建筑5座,总占地面积 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平方米。中轴线有棂星门、照壁、泮池、戟门、大成殿,东西廊庑呈对称性建筑格局分列大成殿东西两侧。其中照壁、戟门、大成殿为文物建筑,其他为后建。文庙东侧为关公秉烛夜读《春秋》之所在,主要建筑有山门和春秋楼。东西两院沿袭清代“两院英风”的基本格局,为当时著名的“许州十景”之一。
禹州天宁万寿寺位于禹州市古钧台街,坐北朝南,始建于唐(一说魏),金代末年毁于战火;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明弘治嘉靖年间和清道光年间重修。天宁万寿寺现仅存山门和大殿两座建筑,山门明代风格,面阔三间,歇山式绿琉璃瓦顶,前后门额上分别嵌有明嘉靖和弘治年间匾额。天宁万寿寺大殿,为禹州现存的唯一一座元代建筑。天宁万寿寺东侧有禹王庙、钧台、汤王庙(已毁)、节烈祠(已毁),西侧有十三帮会馆,北侧有怀帮会馆,是城区北隅的古建筑群之一。
禹州怀帮会馆也称禹州怀庆会馆,位于禹州市西区禹州古城西北隅,坐北朝南,是全国药商会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会馆。禹州怀帮会馆是由怀庆府所属各县在禹州进行中药贸易的巨商富贾集资兴建的,以此作为其联谊场所,保护其资产安全,为各地商帮在禹州所建会馆之一。禹州怀帮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落成于同治十一年三月。会馆占地约5028.5平方米,现存影壁、戏楼、左右廊庑、拜台、拜殿和大殿。大殿内遍施彩绘,额枋嵌雕欧亚非人物头像,为全国清代建筑彩绘所独有,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尹宙碑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额。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碑通高2.09米,宽0.96米,厚0.24米。碑额正中有一直径0.13米的穿孔,穿孔右端刻有“从铭”篆书。碑文以隶书勒石,碑文14行,每行27字,叙述豫州从事尹宙的家世及功绩。尹宙,字周南,鄢陵人,其先世在周朝曾作师尹,因以为姓。秦并天下,家族各迁,其中一支迁于颍川郡鄢陵,即尹宙之先。尹宙历任郡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昆阳令,辟豫州从事,卒于汉熹平六年。此碑书体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型,承上启下,对研究汉代文字演变发展及书法艺术,有重大参考价值。尹宙碑1963年6月20日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市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加上这次新增的4处,目前许昌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7处,包含许昌文峰塔、许昌关帝庙、许昌文庙、钧台钧窑址(禹县钧窑址)、神垕钧窑址(禹县钧窑址)、瓦店遗址、扒村窑址、后汉皇陵、坡街关王庙大殿、明周王墓(含陪葬妃子墓)、禹州怀帮会馆、禹州天宁万寿寺、石固遗址、十二连城、禅静寺造像碑、灵井“许昌人”遗址、汉魏许都故城、天宝宫、乾明寺塔、许由寨遗址、刘庄遗址、鄢国故城、兴国寺塔、鄢陵尹宙碑、襄城文庙、襄城乾明寺、襄城城墙。许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跨越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不同类型,对于研究我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国家形成与发展历程等,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