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品药品安全

每天卖出4万个包子的背后

——原谷原麦保障食品安全纪实

原谷原麦中央厨房生产现场一角

本报记者 张刚 文/图

在很多消费者眼中,包子不仅便宜,而且食用起来方便、快捷,在街头巷尾都有包子售卖。有这样一家包子铺,自2016年11月在市区学府街开了第一家店铺开始,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在我市开了35家直营店,每天卖出4万个包子。这家颠覆了包子传统形象的店铺,就是原谷原麦。

“河南原谷原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谷原麦)成立于2016年11月,是一家集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品牌企业。全体‘原谷原麦人’以改变河南食品安全环境为己任,以先进的营销战略模式运作市场,引领包子品类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原谷原麦创始人石祎亿告诉记者。

从事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品牌提升的保障。

与大多数包子店薄利多销、坚守老配方的策略有所不同,原谷原麦将自己定义为传承中式早点、唤起味觉记忆的品牌。石祎亿介绍,原谷原麦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建设了我市首家食品加工中央厨房,包子馅料的制作、质检、研发、存储等均在中央厨房完成,再由中央厨房统一给各个分店配送,确保了包子馅料的卫生和新鲜度。同时,原谷原麦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团队平均学历本科以上,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建立了培训中心,培训师队伍专业化、年轻化,平均学历本科以上;建立了专门运营团队,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0岁,均是高学历人才,有专业、有激情,运营经验丰富。

严把食材关。原谷原麦对采购的食材进行严格检验和处理,由中央厨房检验室对蔬菜、肉品的各种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严格按照标准处理食材,比如蔬菜经浸泡、粗洗、精洗后,必须达到干净、无泥沙,如发现蔬菜清洗不干净,则要立即隔离并重新清洗,达标后再使用;蔬菜要严格按要求尺寸切制,保证蔬菜无组织损伤、无组织汁液流出;另外,肉的切制也必须保证大小、体积满足标准要求。

严把品质关。原谷原麦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体系,除了原材料的把控外,还花了两年时间整理了一本厚厚的包子标准化大纲,比如,每个原谷原麦的包子必须达到皮重50克、馅料重35—40克、14个褶皱、色泽白净、饱满光滑等标准。原谷原麦的包子师傅必须完全按照“大纲”来学习产品的制作,充分保证包子的品质一致。同时,原谷原麦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对包子制作的每道工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制度,比如,《包子生产工艺》《饮品、粥制作流程》《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制度》《员工培训制度》《更衣间卫生管理制度》《炊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煤气罐安全管理制度》等。另外,原谷原麦在原材料采购上,选取优质供应商,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生产环节上,对各关键点进行预防性控制;在馅料的配送上,使用冷藏车全程恒温配送,保证馅料储藏的安全性;在销售环节上,严格按照包子只卖当天的标准执行,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石祎亿告诉记者,为改变消费者对消费场景的固有认知,原谷原麦通过透明工作间向消费者展示加工过程,从而赢取消费者的信任。为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品味需求,原谷原麦门店选址大都在核心地带,门店装修典雅大方,能满足消费者像吃西式早餐一样坐下来慢慢享受的需求。

“安全食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许昌市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定期对原谷原麦的中央厨房和门店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包子的整个产业链条风险点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了包子的安全和品质。”石祎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