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之声

以党建高质量 推动履职高质量

——建安区政协推进“三联系”“两覆盖”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杨伟峰 通讯员 韩晓民

政协党组成员联系专委会党支部,专委会党支部联系界别,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近年来,建安区政协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全区政协委员中推进“三联系”和“两覆盖”,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高质量推动政协履职高质量,展现了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组织建设

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在政协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无疑是新时代政协工作的重大命题。党的工作要做到无盲区,首先党的组织网络要无死角,因此,必须实现党的组织对所有党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所有工作对象全覆盖。

建安区政协成立了宣传法制委党支部、文化和文史委党支部、经济委党支部、教科卫体委党支部、民族宗教三胞委党支部、提案委党支部6个临时支部,6名政协党组成员负责联系各临时支部。各临时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3名,负责联系各界别党员委员,从而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同时,建安区政协设立了政协委员联络室。该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安排固定场所,明确政协工作召集人兼任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并配备1名有组织能力的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统一制作 “政协委员联络室”牌子,公开联系方式和制度职责,按照有工作阵地、有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计划的“四有”标准进行验收。

■建立推进机制,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安区政协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建设,改善和增加做好政协党建工作的制度供给,认真梳理现有党建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新的机制,使政协党建更加适应新时代政协工作需要。

建立政协工作报告制度。建安区政协党组定期向建安区委报告政协工作,自觉接受建安区委对该区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建立月例会制度。建安区政协每月月底召开政协党组会议或政协党组、主席联系会,听取各党支部、专委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交流经验和体会,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办法,安排下个月工作重点和主题任务。

建立年度总结表彰制度。建安区政协党组每年认真总结,对“三联系”和“两覆盖”工作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树立年度标兵,作为委员连任的重要依据,并对落后者进行鞭策。

建立联络室常态管理制度。该区各政协委员联络室积极开展 “五个一”活动,即每月参与一次调研视察活动、提交一件提案、报送一条社情民意信息、走访一户困难群众、办理一件惠民实事。建安区政协办公室保持与联络室联系,搞好协调沟通和督促指导。

建立“信息直通车”制度。建安区政协及时收集整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专题报告、意见和建议,作出相应分类处理,加强后续进展情况的跟踪反馈。各专委会、各界别委员活动小组主动配合联络室,做好对口协调服务工作。

■聚焦提质增效,推动履职高质量

“三联系”和“两覆盖”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要求在建安区得到全面、不折不扣地落实,建安区政协的一切重要工作都在建安区委和建安区政协党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落实到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履职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广大委员通过学习和履职实践,感受到了发展新成就,提升了精神新境界。

建安区政协建立了部门情况通报制度,就难点、热点问题邀请有关部门介绍工作进展情况,为委员知情参政创造条件;建立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制度,克服了重调查轻研究或只调查不研究的现象,防止了图形式、走过场;完善协商方式,丰富协商内容,建立履职服务信息化平台,形成了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协商渠道,建言资政质量大幅度提高。

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建安区政协机关和全体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政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更好地汇聚正能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以党建高质量推动政协履职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建安区政协工作的新机制、新亮点、新品牌。”建安区政协主席牛建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