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位于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的许昌裕同公司内,数十台烟包智能包装装备整齐排列,不久后将被运往武汉卷烟厂。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智能制造研发工厂和智能包装装备项目,主要购置高端精密CNC加工设备和3D检测设备,联合中科院武汉中科天工建设智能自动化设备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设计研发制造包装行业智能工厂和各个工艺环节的智能单机装备,建成国内首个现代化高端智能包装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从生产包装盒到生产智能包装装备,智能制造为许昌裕同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的智能包装装备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被日本企业称赞为小、精、特、糅。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将拥有10家智能工厂,形成年设计研发制造3000台(套)智能包装装备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该项目负责人自豪地介绍。
在黄河旋风金刚石线锯项目生产车间内,11台由黄河旋风自主研发的智能金刚石线锯设备已投产。看到每台设备可以同时控制12条线道进行全自动化生产,实现数据采集、自动调整、精准运行,达到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状态时,观摩团成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许昌制造’向‘许昌智造’迈进,为建设‘智造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撑。”观摩团成员表示。
坚持创新驱动
引领未来发展
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建安区发制品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运营中心项目,是经省商务厅批准全省唯一一家建设并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项目,适用于发制品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特点,对单品出口15万美元以下实行不征不退,解决了发制品出口进项、阳光结算等难题。“这种创新模式对推动发制品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改变了发制品企业传统贸易出口方式,实现了发制品企业出口便利化、快捷化。”史根治给予了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省内外发制品企业向中心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春天玫红色的花朵先叶绽放,密密匝匝;夏天枝条舒展,冠兴饱满;秋天荚果由绿变红,光彩夺目;冬天落叶扶疏,主干挺拔。在鄢陵县四季春巨紫荆栽培技术研究中心展厅内,一条由电子屏幕组成的时光长廊,向观摩团成员展示了“四季春1号”巨紫荆的四季变化。“‘四季春1号’巨紫荆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被评为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奖。”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为系统化、配套化地进行紫荆属植物新品种选育及科研工作,我们牵头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和企业,成立了紫荆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融合了紫荆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效集聚了科技研发资源。”
在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许昌智慧信息产业园展厅内,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家居、“5G+”、物联网应用等一系列展示,让观摩团成员大开眼界。该项目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技术等产业为方向,打造智慧产业生态圈,推动“互联网+”战略在许昌落地。目前,园区已有22个项目入驻,包括北京邮电大学团队、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宁波大学团队等,将极大提升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位于鄢陵县智慧信息产业园的深圳瑞鹏兴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研发团队,为华为、中兴、大华、海康威视等国内知名企业提供配套产品;长葛市龙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高端铝板带精加工项目,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从事船舶、航空航天用新型铝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及技术开发;长葛市义乌商贸城融合“展示+体验”“批发+零售”“进口+电商”等新型商贸业态,致力打造河南省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创新的力度有多大,直接决定了发展的质量有多高、未来能走多远。看到一个个项目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观摩团成员一致认为,有了创新驱动引领,许昌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一路观摩,一路交流,一路学习。虽然项目内容不同,但努力方向一致。观摩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观摩的重点项目,体现了转型、升级,彰显了集群、集聚,进一步坚定了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