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在魏都区裕丰科技智能纺纱车间,一根根洁白纤细的纱线,通过全流程清梳联、粗细联和自动络筒机、往复抓棉机等高端智能纺织设备,纺纱、卷绕、络筒、打包入库,全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我们引进了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际一流纺纱设备,以及中国恒天集团生产的全套高端智能纺织机械设备,推动了老式纺纱机械向新型智能设备转换,万锭纺纱用工数量由75人下降到22人,减少2/3以上。”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纺织企业棉絮纷飞、声音嘈杂的固有印象。这个项目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为其他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成功蓝本。”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罗学亮说。
位于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许继晶锐科技产业园项目,致力于研发直流输电换流阀及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冷却系统。该项目对生产环境、主要装备进行升级,上线包括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专机在内的自动焊接生产线、3套冷却系统电气控制及仪表检测智能实验系统,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生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已成为国家特高压直流输电重点工程标配设备,并参与完成多项世界第一、全国第一的示范工程配套建设。”该项目负责人自豪地介绍。
围绕智能制造,许多项目大力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展现出的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准,让观摩团成员赞叹不已。
紧盯市场开拓 展现广阔前景
高速增长、支撑力日趋增强,是我市服务业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观摩中,记者发现,各地的服务业项目都紧盯市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魏都区曹魏古城北城门商旅文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文安门、汉魏风格城楼及连体多层楼宇已初露芳容,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即将掀起“盖头”。该项目瞄准现代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的需求,以“漫时尚、轻度假、品文化”为理念,拟布局现代高端商业、大型复古实景演出、民俗民风主题等业态,将与南城门、中轴步行街、曹丞相府交相辉映,形成呼应。“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业态,以业兴城;抓带动,以城兴产;抓积淀,以文化城,着力打造文化旅游龙头项目,最终推动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式发展。”该项目负责人表示,“不久的将来,广大市民将在这里体验到曹魏文化的质感、现代都市的繁华、穿越千年的共鸣。”
发展康养产业是顺应社会结构新变化、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禹州市祥德康健乐城颐养中心项目,规划建设颐养中心、配套物业、配套基础设施三部分。该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环境最好、配套最全的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吸纳禹州域内外10万以上中高端消费养老人群,直接带动15万人以上就业,间接带动60万人以上新的消费人口,相当于再造一座禹州新城。”该项目负责人对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和道庄村的浅山区,紫云谷新型养老示范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依托周边丰富的文化资源、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致力打造集医、养、游为一体的康养中心。“该项目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生态养老居住问题,为新型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路径,对许昌周边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还可以提供不少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通过观摩可以看到,许昌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步伐稳健、潜力巨大的发展态势。我们要抢抓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旅游、健康服务、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河南广播电视台许昌记者站站长张建良表示。
一个个项目施工正酣,一个个产业未来可期。观摩中,大家普遍感到看到了差距、增加了压力、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相信这些产业项目必将撑起许昌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并表示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项目建设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