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子建 通讯员 陈东辉
金丝皇菊朵朵绽放,蔚为壮观,清香溢远;外地游客络绎不绝,赏菊拍照,不亦乐乎……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张桥镇裴庄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竞相绽放的菊花丛中,肩背竹篓的农家女子穿梭其间采摘菊花,一派繁忙红火的丰收图景。
“前几天,市委书记胡五岳来到裴庄村调研产业扶贫,认为俺村大力发展金丝皇菊特色种植产业思路清、项目准、产业带动性强。”说起金丝皇菊种植,该村党支部书记裴得功颇为自豪。
独具慧眼选好产业项目
谁曾想到,如今声名远播的裴庄村,曾是鄢陵县贫穷落后的后进村。过去,由于位置偏僻、没有产业项目,裴庄村群众增收困难。如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以裴得功为“班长”的村党支部苦苦思索的问题。
穷则变,变则通。找准一条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所在。作为裴庄村的领头雁,裴得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经过深思熟虑,他召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多次开会讨论,集思广益。经过激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必须立足土地,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思路决定行动。2018年年初,天寒地冻,裴得功只身一人远赴湖南、江西等地,考察特色种植产业项目,最终选定种植金丝皇菊,并与江西婺源的一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当年,该村集体种植金丝皇菊15亩,仅此一项增收26万元。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该村种植面积增为30多亩。
为了做大做强金丝皇菊产业,形成特色品牌,拉长产业链条,裴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鄢陵县鑫佳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力推动金丝皇菊规模化种植、市场化销售,并为产品注册了商标,建成了700平方米的烘烤厂房,形成了菊苗繁育、栽培、烘烤、销售产业化链条,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
基于当地沙性土壤、适宜枣树种植的特点,裴庄村党支部决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枣种植产业,从山东滨州引进300棵优质冬枣树苗,进行试验栽种。2018年,果树全部挂果,每亩收入7000多元,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冬枣种植成功后,该村党支部多方筹资50多万元,扩大冬枣、软籽石榴等种植面积160亩,预计2020年盛果期产值可实现80多万元。
“三变改革”增添发展新动力
随着种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强,然而,群众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难度普遍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村党支部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
这时,恰逢鄢陵县探索推进“三变改革、五大合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裴庄村党支部得益于这一有利时机,被确定为该县改革试点。今年5月,裴庄村正式开启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破冰之旅,成立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旅游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真正使农民成为股东,实现收益分红、增收致富。
目前,仅土地股份合作社就吸纳土地股800亩,入社农户除了享受土地股份的保底一次收益分红之外,还可得到土地和合作社经营收入带来的二次浮动分红。这两者加起来,农户每亩土地每年获得收益900元。“俺的5亩多责任田入股到合作社后,每亩土地每年租金800元。”村民裴红喜乐滋滋地说,群众以土地作为股份入股,就像在银行存钱,每年不但本金不会少,还能领到一笔分红,这样旱涝保收的好事,老百姓咋能不喜欢!
借助成立旅游股份合作社的契机,裴得功带领村“两委”干部把村里14亩荒坑改造成为鱼塘,建成休闲垂钓园,投放鲢鱼、鲫鱼等各类鱼苗数万尾;投资25万元建设民俗馆,鼓励支持群众开办农家乐,大力发展冬枣采摘、观光赏花、休闲垂钓、农家美食等乡村民俗休闲旅游产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父老乡亲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该村党支部决定把9户贫困户的20亩土地全部纳入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种植经营,所得收益全部返还贫困群众,确保每亩土地年收益不低于3000元。
近两年,裴庄村党支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始终想着群众,通过推行“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开展“五上门”服务,组织实施“经济有发展、党员有事做、干部有创新、村民有建议、月月有活动、困难有人帮”的“六有”工程,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裴庄村建立健全五大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成立村民理财监督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群众说了算、干部领着干”的工作机制。“村级财务坚持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村监委会每月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村集体的每笔收入和支出都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布,张贴上墙,接受群众监督。”裴得功说。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该村出资硬化主干道路,种植各种绿化树木,修建综合性文化广场,建立卫生保洁制度,每天由专人清理街道、收取生活垃圾,村庄卫生环境大为改善,美丽乡村呈现亮丽身姿。
村庄美了,口袋鼓了,还得让群众的脑袋“富起来”。为此,该村党支部坚持每月举办道德文化、法律知识大讲堂,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坚持每年开展“五好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用群众身边事、身边人教育、激励广大村民,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裴庄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也推动党的好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裴庄样本’。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复制。”鄢陵县委书记尹二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