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燕 通讯员 王开一 张帆
在日常工作中,审计人员经常面临烦琐的任务和大量复杂的数据。近年来,许昌市审计局通过构建“智慧审计”系统,给审计事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使审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受到了全省和全国同行的关注。目前,“智慧审计”系统已开始在全国推广,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解构法律法规
提出“智慧审计”构想
2015年,许昌市审计局提出“智慧审计”的构想。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许昌市审计局决定与河南中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智慧审计”系统。
“智慧审计”的构想是以政务云平台数据、单位信息系统业务数据及财政财务数据为支撑,以互联网数据为辅助,从解构法律法规入手,建立起“法律法规——审计方法——审计数据——审计疑点——审计定性”的闭环链条,形成了以许昌市审计局为中心、辐射各县(市、区)审计机关的大数据审计综合分析及预警系统。“智慧审计”的构想从法律法规条款入手,研究法律法规条款的具体要求,并把其分解为具体的审计事项,转换成审计方法,关联到相关审计数据,产生审计疑点后再关联审计定性,最终形成完整的“智慧审计”闭环链条。
在线实时联网
构建“智慧审计”系统
2017年,许昌市审计局成功开发了“智慧审计”系统。2018年,“智慧审计”系统投入运行,实现了审计工作自动化、审计过程一体化、审计范围无限化、审计时间连续化。“智慧审计”系统改变了以前先确定审计项目再采集电子数据,之后再进行审计分析的“审计分析后置”模式,转变为在审计项目开始前就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的“审计分析前置”模式,将“人”的分析过程转化为“机器”的分析过程,从而将审计人员从烦琐的账目审计和数据分析工作中解放出来。
2018年至2019年,许昌市审计局按照河南省审计厅“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和许昌市“财政审计深度融合”的要求,积极与市财政部门沟通,通过财政专业网络,归集各单位的财务数据和市、县、乡三级财政数据。同时,该局积极与大数据管理部门沟通,通过政务云平台采集和存储数据,为“智慧审计”系统提供业务数据。
在许昌市财政“同级审”工作中,“智慧审计”系统产生的审计疑点覆盖了全市各个预算单位。市财政局向各个预算单位下发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函》,各单位及时整改问题,实现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2018年以来,许昌市审计局组织的全市财政决算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保障房审计、扶贫审计等项目均依托“智慧审计”系统进行。
提高审计质量
推广“智慧审计”方法
今年以来,在“智慧审计”的基础上,许昌市审计局确定研发“智慧审计”模型的工作方向,专门组建了“智慧团队”,开展研究工作,并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广“智慧审计”方法,为审计事业发展留足后劲。
组建“智慧审计”团队。为培养一批懂审计、懂法律、懂计算机、能写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今年以来,许昌市审计局组建了“智慧审计”团队,团队成员坚持每月集中探讨审计思路,研究计算机审计方法,交流“智慧审计”经验,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他们撰写的《“智慧审计”的构想与实践》在全国多家刊物上发表,编写的《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审计方法》一书在全国发行,“智慧审计”经验在全国推广。
改变审计人员的思维。许昌市审计局通过“智慧审计”系统改变审计人员的思维,在项目审计前,由“智慧审计”系统初步发现的疑点就已经列出,提高了“精准审计”的能力,使审计思维由“审计项目优先”转为“审计数据优先”。
推广“智慧审计”方法。许昌市审计局通过建立“智慧审计”团队,研发“智慧审计”模型,在审计人员中倡导“智慧审计”的理念,推广“智慧审计”的方法,引导审计人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实践,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许昌市审计局通过构建“智慧审计”系统,给审计事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促进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