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论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对外开放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也是关键一招。通过改革开放,许昌人打开世界地图做买卖,“头上时装”等特色产品享誉世界,“许昌速度”有效嫁接“德国质量”,许昌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日前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对外开放大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总结部署全市对外开放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许昌要想加快发展、走在前列,必须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点从何而来?既要练好内功,依靠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又要借助外力,依靠对外开放招引项目、扩大增量。

面对新形势,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招商引资不能漫无目的、零打碎敲,“萝卜快了不洗泥”,“剜到篮子都是菜”,而要弄清楚招商重点是什么、竞争优势在哪里,进一步提高招商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研判自身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明确主攻方向,精准发力、有的放矢;突出招大引优,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生态,集聚集群发展;创新招商方法,聚焦客商、外资的“痛点”,提供“基金+标准化厂房”等要素保障,让他们“轻装上阵”,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扩大对外开放,不仅要加大力度“引进来”,还要蹄疾步稳“走出去”,坚持“双向发力”。近年来,许昌企业紧紧抓住全省“五区联动”“四路协同”的战略机遇,特色产品出口稳中有进,跨境电子商务增长迅速,“走出去”的步伐持续加快。下一步,要抢抓机遇,拓展对外贸易,发展跨境电商,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

深化对德合作是我们对外开放工作的亮点,也是下一步必须唱好的“重头戏”。近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拓展中提升,推动对德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了好的“开局”。下一步,要拓宽合作渠道,拓宽合作领域,建强合作载体,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对德合作,真正实现“破局”“成局”。

开放平台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效抓手,也是内陆地区打造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抓住“1+4”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申建综合保税区、B型物流保税中心、河南自贸区许昌联动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尽快实现从蹭“Wi-Fi”向建“Wi-Fi”转变,为许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影响力,更是竞争力。我们要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深入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让许昌良好营商环境的名片更“亮”、招牌更“响”。

许昌因开放而振兴,也必须以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我们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跑出高水平开放的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在新时代开放大潮中扬帆起航、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