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扛稳党建主体责任,聚焦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党委—支部—党员”这一党建链条有机贯通起来,抓住关键、探索实践,同步发力、全面提质,让各级党委更有威信、基层党组织更有战斗力、党员队伍更有活力,为建安区在许昌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持续走在前列、实现更加出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牢牢抓住党委这一领导核心,持续强化政治引领,让党委更有威信
党委承担着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重要职责,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把作用发挥好、把威信树起来,才能让各级党组织干事有方向、有力量。
要方向把得牢。建安区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明白、想明白、干明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上级决策部署与建安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1136”区域发展计划,科学谋划工作,定实发展举措,确保区域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要责任落得实。强化党委履行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对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党委一班人带头贯彻执行,不折不扣落实;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强力推动;对疑难问题,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多谋善断,敢于拍板。要导向树得正。坚持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让基层党组织干有方向、追有目标。坚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识别、培养和使用干部。要规矩守得严。党委一班人树牢纪律规矩意识,影响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自身建设。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肃政治纪律规矩,树立党委权威。
牢牢抓住党支部这一战斗堡垒,持续夯实基层基础,让基层党组织更有战斗力
只有把党支部建强了、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了,基层党组织才会更有战斗力。建安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攻坚年”活动,探索开展“十面红旗”党组织培育,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领导力。
选优配强带头人。我们持续实施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计划,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着力提升村组干部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健全完善村干部岗位职责量化考核等机制,积极开展“双述双报双评”,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建强用好主阵地。积极开展“四强”型基层党组织创建,以“十面红旗”党组织培育活动为抓手,示范带动全区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创新治理新模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治理机制,完善和落实基层便民服务、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等制度,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主体作用,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善治善管的基层战斗堡垒。深化拓展“党建+”。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党建+”行动,着力把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优秀干部下沉到一线,切实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
牢牢抓住党员队伍这一基础主体,持续激发工作干劲,让党员队伍更有活力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党员队伍活力是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建安区坚持把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创新举措,强化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旺盛活力。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建安大讲堂”和农村(社区)党员“先锋工程”等载体,坚持每年分批次对农村(社区)党员和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扎实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每名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职责、树好党员形象。科学设岗定责,搭建履职平台,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着力形成“有职党员领着干、无职党员比奉献”的生动局面,更好地发挥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创新考核奖惩,激发履职活力。严格落实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探索实施农村(社区)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对党员日常表现量化打分,积极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同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鼓励干事者,宽容失败者,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