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一豪言壮语出现在著名影片《英雄儿女》中。该片中,英雄王成双手紧握爆破筒,纵身冲向敌群。
该片主人公王成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该片是杨根思在朝鲜战场小高岭战斗中英勇壮举的真实再现。
杨根思用生命践行“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后,“杨根思连”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一个以连长名字命名的英雄连队。杨根思的“三不相信”精神已成为这支连队的军魂。
日前,驻许某部“杨根思连”的杨根思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杨根思身上体现的 “三不相信”精神如同闪耀的明星,在新时代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英雄足迹 血战沙场固长城
10月31日,记者走进驻许某部“杨根思连”荣誉室,犹如置身血火交迸的历史长河,被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取得的一项项荣誉深深震撼。
1922年11月,杨根思出生在江苏泰兴五官乡羊货郎店一个贫农家庭,父亲被地主逼死,母亲生病含恨死去,他与哥哥靠讨饭生活,饱尝人间冷暖。后来,兄弟两人到上海林记地毯厂当学徒工,饱受资本家剥削和欺压。
1942年3月,杨根思回到阔别八年的故乡,童年的伙伴、乡农会主任兼乡基干队队长马海山前往看望他时说:“根思,你回来得好,如今我们这里有新四军了。”得知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是穷人的大救星,杨根思开始对加入新四军充满期待。
新四军主力部队四处转战,一时间无法找到。杨根思在马海山的劝说下,参加了乡基干队。杨根思身背大刀,怀揣手榴弹,割电线、扒公路、送情报……他矫健的身影活跃在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敌人据点周围,生活揭开新的一页。
1944年新年刚过,一天夜里,杨根思和基干队队员受命袭扰伪军燕头据点。在据点大门拉开的一瞬间,杨根思敏捷地扔出手榴弹。在敌人慌乱之际,基干队队员迅速埋好地雷,伪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1944年2月,杨根思正式加入新四军,成为老1团1营3连的一名战士。在多次战斗中,他奋勇当先,屡立战功,被评为团“战斗模范”。
一天晚上,杨根思问班长吴春林:“班长,党员是什么样的人?”
“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吴春林告诉杨根思,“一个共产党员,心是红的,骨头是硬的,不为个人,遵守党的纪律,不怕牺牲,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班长,”杨根思说,“我心里早就想入党,就怕不合格。”
1945年10月下旬,杨根思所在的苏浙军区第4纵队10支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1旅1团。改编后,部队在旅长廖政国的带领下撤离江南继续北上。11月份,部队到达江苏涟水,此时的杨根思已经在党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从一个具有朴素阶级感情的战士,自觉地向着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个目标前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党支部批准了杨根思的入党申请。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分兵数路大举围攻我解放区,鲁南大地上空战云密布。10月13日夜,秋风卷着霏霏细雨在空中飘洒,道路变得泥泞不堪。9班战士杨根思跟随连队来到枣庄,在艰难渡过一条小河后,接近了郭里集敌人的前沿阵地。此次战斗中,我军首次使用一种新式炸弹——拉雷。其头部浑圆,尾部插一木柄,重达12公斤,状似一颗巨型手榴弹,威力巨大。
担任首爆任务的杨根思先后两次在敌碉堡前放置拉雷,但由于导火索受潮都未能起爆。第三次,杨根思将拉雷用衣服包好,再次潜至敌碉堡下。他猛拉导火索,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碉堡被炸得粉碎。
在战斗结束后的“庆功授奖大会”上,团首长宣读了团党委的“嘉奖令”,授予杨根思“爆破大王”荣誉称号。
1947年1月,已是9班副班长的杨根思随部队攻至临沂至枣庄线上的重镇——齐村。守敌是整编第51师113旅旅部率337团两个营和一个辎重营、一个山炮连。为死守齐村,敌军构筑了由鹿砦、战壕、围墙、碉堡、暗堡等组成的层层工事。在这场攻坚战中,杨根思利用炸药包巧施计谋,震慑住敌人一个排,创下单人俘获敌人最多的纪录。战后评功,杨根思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12月15日黄昏,担任3连3排排长的杨根思所在团奉命攻击夏砦之敌。杨根思带领所在排在打退敌一个加强连的进攻后,遭到敌人三面火力反扑。杨根思带领战士们激战6个小时,打退了敌人进攻。战后,杨根思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后,杨根思所在的1团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20军58师172团。
1949年3月,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着,在杨根思的带动下,3排的战士人人学会了泅水,还涌现出能够驾驶船只的能手。1949年4月21日,杨根思和战友们渡过长江,向南勇猛追击。在向上海进军的路上,杨根思被提拔为连队的副连长。
杨根思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9月被提拔为连长,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
英雄壮歌 血染战旗扬国威
金秋时节,记者步入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驻许某部的旅史馆抗美援朝展区,重温了属于英雄的光辉时刻……
1950年9月,杨根思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的战斗英雄,光荣出席了首届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年11月,杨根思率领连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杨根思奉命率连队3排坚守朝鲜东线长津湖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
11月29日拂晓,天下起大雪,气温降到零下40℃,杨根思带领战士迎着扑面的寒风踏上小高岭。杨根思环视小高岭的地形后,更加清楚地知道了扼守小高岭的重要性。
“美陆战第1师已被兄弟部队团团围住,拼死想从这条公路向南突围。我们要像一把尖刀一样扎在这里,坚决守住小高岭,决不后退半步!”杨根思指着小高岭下的公路对战士们说,“在革命战士面前,我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随着黎明的到来,雪下得越来越大。积雪覆盖的小高岭并不险峻,而且没有可以利用的工事。杨根思带领战士挖了一些简易的散兵坑。
突然,一阵阵沉重的飞机发动机声闷雷似的由远而近。11架F-86型敌机出现在1071.1高地和小高岭上空。几乎在同一时间,敌人向小高岭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在尖锐的呼啸声中,炮弹像雨点似的砸向小高岭。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小高岭上铁片、树枝、石头、黄土、白雪四处飞溅……瞬息之间,似乎要冻结的空气变得灼热起来,原来白雪覆盖的小高岭被烧成了一片焦黑,许多战士被掩埋在了土石之中。
接下来,美军对小高岭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战至上午10时,美陆战第1师已连续发起8次疯狂冲击,整个阵地硝烟弥漫,弹痕累累。此时,小高岭上只剩下杨根思和重机枪排排长,弹药也即将耗尽。满脸血迹、浑身伤痕的杨根思命令重机枪排排长带着重机枪撤回主峰,留下自己一个人坚守阵地。
美军本以为会势如破竹,没有想到这个弹丸之地成了拦路的顽石,让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恼羞成怒的美军集中飞机、大炮对这个小小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每分钟都有数十发炮弹落在小高岭阵地。烈火升腾,烟缠雾绕,铁片飞溅,泥土翻卷。紧接着,40多名美军发起第9次冲锋。
杨根思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猛然从弹坑里跃起身,抱着一个10公斤重的炸药包屹立在小高岭上,怒视敌群,猛地拉下导火索并冲向敌群,在一声轰响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牺牲后,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国务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精神 红色基因代代传
“特级战士英雄”杨根思怀抱炸药包纵身跃入敌群的情景,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杨根思遗留的笔记本里写着这样三句话:“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从此,“三不相信”成为“杨根思连”的“连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雄连队的官兵奋勇前行,攻坚克难。
在“杨根思连”,新干部到任、新战士入伍,都要组织观看《杨根思》《英雄儿女》《101高地》等电影;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参加重要演训活动,“杨根思连”都要举行以弘扬“三不相信”精神为主题的宣誓仪式,激励士气,鼓舞斗志。
2015年6月,在朱日和机场附近的通道上,一队身着迷彩服、全副武装的官兵正奋力向前奔跑。沿途,“三不相信”被他们反复喊响。现场采访的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干事王俊康至今还记着当时的场景,他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杨根思连”的官兵,太震撼了,能看出他们经过长途奔袭体力已耗至极限,但仍然保持队形,向前奔跑。
他们从远在中原腹地的营区拉响警报,到完成航空输送后,2个多小时奔袭25公里到达集结地域,比预定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第一时间直插蓝军指挥所。这一场红蓝实兵对抗,他们创造了机动距离最远、抵达现场最快、夺点控要最迅速等多项第一。
在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中,“杨根思连”官兵同样令人敬佩。2016年7月10日,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在1号难民营执行警戒封控任务时,一枚火箭弹击中4号哨位附近的105号步战车,导致下士李磊和四级军士长杨树朋牺牲,5名战士受伤。他们用鲜血诠释了直面生死的铁血担当、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奏响了“三不相信”的时代强音。
“三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响彻连队的战斗征程,“三不相信”的精神基因深植代代官兵的血脉,淬炼忠诚品格和钢筋铁骨,成为这支英雄连队百战百胜的制胜“密码”。
“这次‘老连长’杨根思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是他在新时期荣获的又一个全国性荣誉。作为他的接班人,我为‘老连长’感到自豪。”近日,在得知杨根思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后,驻许某部“杨根思连”连长李照隆高兴地说,该连官兵将继承和发扬“老连长”提出的“三不相信”精神,苦练杀敌本领,争做人民军队新时代的“奋斗者”。
在驻许某部,成为“杨根思连”的一名士兵是很多战士最向往的事。“作为‘老连长’的传承人,我的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我将把‘三不相信’精神发扬光大。”杨根思连杨根思班战士王张贺道出了心里话。
“杨根思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是对他光辉一生的肯定和赞美。‘三不相信’英雄宣言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杨根思双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彩伦说,该社区在工作中传承杨根思的“三不相信”精神,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竭尽所能为军人、军属解难题、办实事,继续擦亮许昌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奖牌。
“‘杨根思连’一直都是尖刀连、排头兵,‘三不相信’精神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杨根思连’先后7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4次、二等功9次、三等功23次。”“杨根思连”所在旅政委练伟说,该连的战斗精神影响到了整个旅的官兵,该旅官兵形成了枕戈待旦、时刻备战的浓厚氛围。
今天,时代变了,装备发展了,从部队铿锵前进的强军步伐中,我们依然能听到历史的回声;从官兵燃烧如火的战斗激情中,我们能看到“三不相信”精神的时代升华。
辉煌已成为昨天,新的强军征程还在继续,接过英雄的“接力棒”,“杨根思连”的官兵们早已收拾好行囊,向着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