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伟峰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当前,全市上下正勠力同心,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奋力开创许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认真履行职能,广泛汇聚助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制定党组年度工作要点时,市政协紧紧围绕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将“发展智能制造,打造‘智造之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议题,将“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居民幸福感”“深化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等列为专题协商议题和对口协商议题。此后,市政协多次召开主席会议研究部署,并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围绕“智造之都”,市政协组织调研组赴多地调研,与我市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分析全市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听取推进我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配合河南省政协围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联合调研。深入的调查研究转化成了有力度、有分量的协商议政成果。在市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市政协专题协商议政的工作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站位高、把脉准、措施实,并要求我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10月18日,市政协就《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业 持续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活动,组织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智能制造开展情况。座谈会上,市工信局作为提案承办单位,该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全市智能制造工作基本情况和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提案人围绕提案办理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提案人与承办单位面对面互动交流,达到了凝聚共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聚焦“宜居之城”,市政协主席刘保新亲自带队,赴江西宜春、新余、上饶和浙江丽水进行了为期4天的专项考察,形成了高质量的考察报告,并邀请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专题协商会,提出了加大治污科技投入力度、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等建议。此外,市政协围绕中心城区老庭院、老厂院、老市场、老街道改造提升和增加停车位,多次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提出了“金点子”,结出了“金果子”,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政协主席刘保新带领调研组到东城区调研“宜居之城”建设情况, 先后深入梁庄安置小区、忠武路项目建设现场、祖师街道办事处祖师社区、紫云路与新东街交叉口城市绿地、天悦广场、建安文化广场实地了解情况,并与东城区负责人、相关项目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研报告提出了要处理好建设“智造之都”与“宜居之城”的关系,处理好宜居与宜业的关系,处理好借鉴外地经验与突出本地特色的关系,处理好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善抓大事与做好小事的关系,处理好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的关系等7条建议。
勇担政治责任、时代责任、社会责任,倾心聚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发挥联系广泛、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统一战线、团结联谊功能,齐心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提质增效、科学履职,精准发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市政协坚持目标导向、质量导向、问题导向,主动谋事、认真议事、积极干事,深入开展调研、视察、考察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协商活动,认真分析研究政策和举措,汇聚起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磅礴力量。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尽最大可能谋求共识,在更广范围赢得共识,才能得到更多支持、争取更多主动,为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凝聚合力。“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是推动许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是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聚焦‘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多做协调关系、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汇聚力量、凝聚人心的工作,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下去,进一步提振企业家的信心、鼓舞党员干部的干劲、激发群众的热情,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在助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中发挥政协优势,彰显政协特色,体现政协担当。”市政协主席刘保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