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记者来到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杰智能)成品车间时,该公司技术品质中心经理、市劳动模范贾鹏飞正手把手地教贫困户职工石伶俐如何处理和面机上的焊缝。
48岁的石伶俐是襄城县紫云镇方庄村村民,丈夫离世10多年了,她一个人养活自己的两个孩子和丈夫弟弟的一个孩子,还要赡养婆婆,生活非常艰难。2017年,石伶俐进入万杰智能后,干打扫卫生、护理花草、处理机器焊缝、套防尘罩等一些简单的工作。“我身体不太好,也没啥技术。2017年,公司为我提供了工作岗位,公司的劳动模范还手把手地教我,我非常高兴。我在这里每个月能拿到2300元左右的工资,非常感谢万杰智能。”石伶俐说。
万杰智能现有2名市级劳动模范、4名县级劳动模范。自我市“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董事长、襄城县劳动模范王晓杰带领公司上下,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号召,依托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科学制定帮扶措施,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对具备劳动能力且愿意在万杰智能就业的贫困户,该公司视其具体情况,为其提供适合的岗位,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摆脱贫困。同时,该公司动员和鼓励劳动模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进工厂、下车间,教贫困户职工学技术。目前,像石伶俐一样在万杰智能工作的贫困户职工有9名。
“来公司就业的这些贫困人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其他职工要差一些。我作为劳动模范,能教会他们一些技术,让他们真正靠劳动和技术脱贫,我感觉这是一件非常自豪和幸福的事情。以后,我还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贾鹏飞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王晓杰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他带领公司管理人员成立了扶贫工作专项服务小组,发挥该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食品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并在面制主食产业化方面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创业扶贫。该公司通过襄城县扶贫办向贫困群众进行宣传,凡有意自主创业的贫困户,可提出创业申请,万杰智能扶贫工作专项服务小组逐户进行实地察看和审核,结合本地面制主食供应和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为其提供馒头机、包子机、面条机等产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襄城县山头店镇双张村村民邵二维,丈夫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艰辛。万杰智能扶贫工作专项服务小组经过实地察看和审核,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并得知她有制作馒头的经验,便为其免费提供了一套价值3.8万元的食品加工设备,帮她脱贫。
据统计,该公司已向襄城县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捐赠面条机、方馒头机、圆馒头机及蒸车、蒸房等设备,价值共计52.295万元。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安排专业人员上门开展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除此之外,王晓杰还带领万杰智能开展金融扶贫,已帮助8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最低获得红利2500元。在襄城县湛北乡南田庄村,该公司出资3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对广场两侧进行砌墙加固、建设台阶,让部分无法就业和无法自主创业的贫困户承包村主干道、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卫生维护工作,并对环境提升的结果实行积分化管理,根据积分给予贫困户每户每月最高200元奖励。自2018年5月以来,该公司已向贫困户发放奖金2.04万元。
通过各种扶贫措施,万杰智能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不久前,该公司获得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称号。
“今后,我们将继续承担社会责任,尽可能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到公司就业,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并继续向贫困户捐赠食品机械,帮助他们自主创业。下一步,我们计划捐献价值100余万元的主食机械设备,培育20至30个创业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能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的面制主食加工经营试点,形成一个‘大雁领队’,通过加工面条、包子、馒头等自主创业形式,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贫困家庭增收脱贫,为全市扶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王晓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