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安
据报道,我市当前共有3名全国道德模范,5名河南省道德模范,44名“中国好人”,25名“河南好人”……他们用一个个凡人善举,温暖着这座城市。
好人的定义是什么?真诚,善良,宽容,助人为乐,不求回报,不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标准,源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登今年10月份“中国好人榜”的好儿媳刘英是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光明社区居民,她30年如一日,悉心呵护6位公婆的感人事迹早已传为佳话。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像刘英这样的“好人”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惊天的壮举,没有伟大的事迹,却以自己充满人性美的善行义举,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可以说,温暖从一个人传递到更多人,文明个体自发行为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自觉的道德实践。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向善向好的信念正从每一个人心底被激发,渐渐汇聚成城市的精神。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凡人善举层出不穷,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倡导用身边的典型引导人、用身边的好事温暖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关爱、崇尚、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吴新芬、刘英、宋聪、张志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今日许昌,从个人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好人现象”正愈来愈突出并引人注目,学好人、做好人、颂好人之风也日渐浓郁,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正成为推动城市前行的强大动力。
社会需要好人。每一位市民不妨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文明行动感染身边的人,把创文工作引向深入,把许昌建设得更美好、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