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余丙坤:七十不言老 初心固常在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刘艳红

“今年3月份,爷爷骑车去买菜,车侧翻造成左腿骨折。经过半年多康复,这才刚能丢下拐杖走路,就到大街上来扫地,真是一刻也闲不住。”12月3日一大早,余丙坤的孙媳刘晓敏正准备去上班,看着爷爷一瘸一拐地在排前路上扫落叶时心疼地说。

今年90岁的禹州市张得镇影壁李村5组村民余丙坤,是一个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当他在解放战争的火线上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入党之后,不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还是在生产劳动中,他都牢记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群众眼里的活雷锋。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坚决跟党走,为党作贡献!有困难了自己上,有待遇了主动让!”这是余丙坤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党员心里,他是一个革命功臣。余丙坤自幼家贫,1948年12月,18岁的他参加了解放军。由于不怕牺牲,作战勇敢,1949年3月在解放湖北荆州的战斗中光荣入党,并先后参加了渡江、解放大西南、西南剿匪等战役,在战斗中负过伤,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了渡江胜利和解放西南战争胜利两枚纪念章。

在干部眼里,他是一个劳动模范。1955年3月,余丙坤光荣复员,回到了阔别7年的家乡。他牢记入党誓言,样样工作冲在前,积极组织群众参加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并先后带领干部群众到禹县花石、方山和平顶山等地参加治山和水库建设,连年被评为模范干部,1966年光荣地出席了禹县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代表会。

年纪大了以后,他不再担任村干部,但却退职不退休,积极响应和支持村党支部的工作。2017年4月,村党支部推行党员“一编三定”工作法,他主动报名,积极参加。每年麦秋两季,他总是骑着三轮车参加秸秆禁烧巡逻。2018年6月,他老伴儿病逝,大家都想着他会歇几天,可没想到刚刚料理完丧事,他就又出现在了禁烧执勤点上。“90岁的人了,还是年轻时的劲头,大家劝都劝不住啊!”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红霞感慨地说。

在群众心里,他是一位热心助人的活雷锋。几年前,他看村里大街小巷脏了没人打扫,就主动当起义务保洁员,每天一早就起床,把大街小巷打扫一遍,数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去年11月,村里埋设自来水管,5组村民余存欣家缺劳力,他撂下棉袄,抡起锄头就干;余根强的儿子、儿媳在上海打工,余丙坤就及时帮他剥玉米、盖玉米,不让雨淋;去年春天,村里挖排水沟,挖出的土堆在路上影响交通,余丙坤拿起铁锨就清理,带动许多群众纷纷参与。事后有人说:“这事别人都不管,你这么大年龄,图啥呢?”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党员,就得为群众服务!”

在利益面前,余丙坤坚决推让。2016年5月,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开会评议低保户时,许多人强烈提议让余丙坤享受低保。可他坚决反对:“我身体还硬朗,平时开销也小,坚决不能入低保,这个名额,一定得给村里其他困难群众!”

余丙坤,以自己70年矢志不渝的追求,践行着一个党员的入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