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经济

提高监管效能 严禁“一刀切”

——我市全面落实绿色环保调度制度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朱兆浩 通讯员 刘小荧

11月19日,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按照《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有关规定,我市将首批7家企业纳入了正面清单中,在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基础上,这7家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期间可不停产、不限产。这是我市全面落实绿色环保调度制度、提高环保监管效能、严格禁止大气污染治理“一刀切”的生动实践。

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立足当前,我们通过企业自主提升、政府帮服、政策激励等措施,加快推动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严禁大气污染治理‘一刀切’,兼顾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生态效益和企业正常生产经济效益,从而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光亚说。

分级管控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为了应对重污染天气,我市全面落实绿色环保调度制度,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严禁“一刀切”。对绿色环保引领企业、绿色发展排行靠前企业、B级企业在重污染天气橙色及以下预警管控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让绿色发展水平高、治理污染投入大、治理成效好、环境信用高的企业在管控期间仍可正常生产。

环保持续高压态势面前,企业不转型、不升级没有出路。一个个企业顺势驭势,换来发展新动能。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许昌首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山化工”)是一家老焦化企业,从2005年建厂初期焦炉“跑烟冒火”到如今“出焦不见焦、加煤不见煤”,该公司自我革命,通过转型升级赢得发展新机遇。由于首山化工在绿色化生产、超低排放改造、无组织排放治理、综合循环利用等方面走在了同行业前列,2019年3月,全省焦化行业综合治理现场观摩会在首山化工召开。有了河南省焦化行业绿色发展排行榜“状元”、全省绿色环保引领企业、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B类企业等头衔的“加持”,首山化工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重污染天气橙色及以下预警期间豁免管控的政策红利。

“首山化工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首山化工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先后投入上亿元,用于引进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清洁生产技术,提升环保设备,通过与国际、国内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对超低排放、无组织排放治理等进行全流程再优化,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特别是利用焦炉煤气打通了焦炉煤气制氢、焦炉煤气提取煤焦油、焦炉煤气合成硅烷3条“黄金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耦合共生、聚变增值。

“在环保上投入再多也值得,它推着企业往前跑,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效益。”首山化工相关负责人说,首山化工通过实施绿色发展,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排放量,还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其中,仅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每年可为首山化工节约生产成本约2.5亿元,相比于直接外卖焦炉煤气,可提高焦炭收益100元/吨。

禹州市竹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竹园机械”)属于传统铸造行业,属于管控B级企业,也享受重污染天气橙色以下预警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的应急管控豁免政策。该企业在经历转型升级阵痛后,如今也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竹园机械不断改进工艺,大量使用环保设备,使其生产车间从无组织排放变为有组织排放,各产尘点实行二次除尘,达到“一眼清、一眼净、一眼绿”的标准,一度成为禹州市铸造产业的深度治理标兵。

这是我市企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两个典型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个纳入清单内的项目(企业),在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基础上,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期间,可“不停产、不限产”。这些企业用环保倒逼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借助科技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着眼长远,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是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动力。”李光亚说。

一企一策 帮企业谋出路

大气污染治理严禁“一刀切”,还需久久为功。为此,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实行“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帮企业高质量发展理思路、谋出路。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市生态环境局积极邀请生态环境部专家组,对我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行业进行现场调研,并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着力解决企业在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方面面临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此外,该局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市科技、工信等部门,邀请省“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绿色服务活动专家组,对我市企业“把脉问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为企业服务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所系”,这是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常说的一句话。为此,市、县两级环评、污防等部门借助专业优势,帮助企业积极论证工艺、咨询专家,制订高效的治理方案和环保治理措施,避免了企业走弯路和资金浪费。

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地药业”)位于长葛市产业集聚区,今年下半年,该公司夺得河南省医药行业绿色发展排行榜的“状元”,享受重污染天气橙色及以下预警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的应急管控豁免政策。新天地药业“退城进园”项目建设之初,许昌市、长葛市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主动服务,协调相关部门依据国家政策,积极给企业出谋划策,寻求解决办法,并到环保设备厂家考察处理效果,随时掌握项目推进的第一手数据,使环评周期大幅缩短,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在试生产及后期监管中,环保部门常常不打招呼、不分时段,现场采样、查看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确保排放数据真实、准确。新天地药业生产运行以来,每季度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自主开展大气监测和每月一次废水在线比对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低于排放标准,有力保障了该公司正常开工生产。

“避免‘一刀切’,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勤下苦功夫。通过业务指导助力行业转型,通过服务企业赢得理解支持,引导符合环保发展趋势的企业、产业和园区做大做强,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李光亚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服务,在精准施策上下足‘细功夫’、做出精管理、树立绿导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