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培钦 通讯员 张觉敏)12月6日,记者获悉,按照《许昌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我市对8—10月份各县(市、区)环境质量进行了考评,奖优罚差。
8月份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奖励总额114万元、扣收总额为322.5万元。受到资金奖励的共有5个县(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鄢陵县和东城区各36万元、襄城县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18万元、魏都区6万元;受到资金扣收的共有7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95万元、魏都区65万元、禹州市62.5万元、长葛市45万元、建安区25万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2.5万元、襄城县7.5万元。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扣收总额为240万元,奖励总额为20万元。受到资金奖励的共有3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长葛市10万元、襄城县5万元、建安区5万元;受到资金扣收的共有3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长葛市120万元、襄城县60万元、魏都区60万元。
9月份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奖励总额30万元、扣收总额为302.5万元。受到资金奖励的共有2个区,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城区24万元、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6万元;受到资金扣收的共有7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开发区90万元、鄢陵县65万元、魏都区47.5万元、禹州市37.5万元、襄城县25万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2.5万元、长葛市15万元。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无扣收金额,奖励金额为20万元。受到资金奖励的共有4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长葛市5万元、鄢陵县5万元、襄城县5万元、建安区5万元。
10月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奖励总额18万元、扣收总额为247.5万元。受到资金奖励的为:东城区18万元。受到资金扣收的共有8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禹州市67.5万元、建安区55万元、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32.5万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5万元、鄢陵县和魏都区各22.5万元、长葛市15万元、东城区7.5万元。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奖励总额为10万元、扣收总额为310万元。受到资金奖励的为:长葛市5万元、鄢陵县5万元。受到资金扣收的共有3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鄢陵县150万元、襄城县100万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