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襄城县麦岭镇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例如,把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并责任到人;坚持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建立了特色种植基地,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同时,该镇还全力做好扶贫兜底保障工作,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本报讯( 李春灵)如何在现行标准下,使未脱贫户在2020年全部稳定脱贫?今年以来,襄城县麦岭镇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聚焦难点,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截至11月,该镇已有117户297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党建引领,强化扶贫责任。麦岭镇把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重点把扶贫任务压在镇、村党员干部肩上。针对少数贫困群众存在的“贫困有理、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该镇党委坚持扶贫先扶志,通过“扶贫日”“议贫会”“脱贫光荣户评选”等形式,在贫困群众中开展“脱贫困、感党恩、跟党走”思想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该镇大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官运,在镇干部李江涛的帮扶下,一家四口享受到了低保、五保、残疾、教育扶贫、公益岗位等7项政策补贴,全家年增收21000多元。最近,他编写了“脱贫不忘感党恩”的顺口溜送到了镇政府,以抒发他对党的感激之情。
多措并举,“智志”双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该镇对力有余而“心”不足的贫困群众,一方面组织他们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农村集体资产整合,制定出台扶贫优惠政策,动员鼓励回乡创业人才兴办企业,为贫困群众搭建就业脱贫平台。据悉,仅该镇柏店村就建起了星鑫、佳博两个扶贫工厂,先后接收贫困群众30多人进厂上班。柏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冯伟卡因肢残和患病而致贫,经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他进入佳博鞋厂跟班学习鞋面加工技术,现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加之他妻子在厂里打零工,夫妻俩年收入达30000元。如今,他一家4口人实现脱贫。同时,该镇根据贫困群众自身能力,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精准施策,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对有养殖、种植特长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欧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邱志立有养猪技术,以前因妻子患精神病,为治病把家里所有积蓄全部花光。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后,镇里先后给他申批到9000元的扶持资金,让他买了两头母猪,进行自繁自养。不久前,邱志立家出栏生猪17头,净收入2万多元。邱志立高兴地说:“栏内的生猪估算还能卖六七万。俺靠养猪脱了贫,真心感谢共产党。”
在“智志”双扶帮扶贫困群众基础上,麦岭镇还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建立了烟叶、西瓜、辣椒、黄瓜等特色种植基地,采取“基地+贫困户”的形式,动员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该镇半截楼村党支部书记付运田租赁村里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土地共300亩,建起了扶贫特色种植基地,发展烟叶、黄瓜等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里30多个贫困群众常年在基地务工,其中有21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聚焦难点,全力做好扶贫兜底保障工作。为了补齐扶贫攻坚最后一块短板,让农村特困老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麦岭镇把农村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主抓扶贫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的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落实镇、村干部责任,积极协调动员各方,全力推进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工作。自去年以来,该镇先后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镇敬老院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扩容,又在半截楼村新建了一所敬老院分院,使在院老人宿舍面积达到了600平方米,床位增加了70张。同时,该镇给敬老院安装了空调、电视等,还配备了医疗室、浴室、健身房等服务设施。目前,该镇69户共71位特困老人被动员入住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让他们安度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