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刘敬伟 刘艳红
4年前,因患胆管癌而被医生判定“活不过年底”的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十里社区居民梁豹子,不仅奇迹般地扛了过来,并且身子骨越来越硬朗。 “别看俺没闺女,媳妇待俺比闺女还亲,要不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沤糟了!”12月3日,提起儿媳徐敏,梁豹子竖起了大拇指。
1990年,20岁的徐敏在郑州做生意时,与同在郑州打工的十里社区青年梁民州相识相爱。然而,梁民州的家庭状况却让她大吃一惊:父母长年多病,单身的大哥智障并患严重气管炎,一个弟弟正需要花钱找对象。一家人全靠梁民州一人打工维持生计。
面对这样的情况,好多人都劝徐敏断了这门亲事。可善良的徐敏却铁了心:“没钱,俺一起打工挣;有病人,俺尽心伺候。只要民州俺俩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第二年,徐敏、梁民州喜结连理。婚后,两人明确分工:丈夫继续外出打工,妻子在附近织布厂上班,以便照顾家人。家里卫生差,徐敏就把积存多年的垃圾一车车清出去;家具虽然破旧,她一件件擦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家人的衣服鞋袜,隔两天她就要换洗一遍;婆婆生活不讲究,她就天天给她梳头,经常带她洗澡……2014年,徐敏家被命名为十里社区第一批“五美示范庭院”。乡亲们都佩服地说:“家敏真是个能干的好媳妇啊!”
俗话说:“床头没有百日孝。”可结婚28年来,面对家里3个老病号,徐敏白天晚上洗衣做饭、熬药喂药,甚至伺候大小便,却毫无怨言。
2015年夏天,患有多年肺病、乙肝的公爹,胆囊突然疼得厉害,被紧急送进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这期间,大哥梁明安又因多年严重哮喘引发肺气肿,也住进了医院。徐敏家里、医院两头跑,和弟媳争着伺候、洗漱、喂饭、喂药、倒大小便,从没说过苦和累。
看到公爹的病情时好时坏,徐敏坚持把他送到郑州治疗。医生检查后断言:胆管癌后期,熬不过明年年底。可徐敏执意为老人做了第二次手术,使病情很快趋于稳定。出院后,她每天给公爹喂饭、喂药、聊家常、晒太阳,悉心照顾。4年来,公公转危为安,甚至能干简单的家务了。
徐敏的言传身教带来了好的家风,也教育3个孩子成才。大女儿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二女儿在郑州经营一家花店,儿子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某医院实习。他们姐弟经常带着水果、蛋糕等营养品回来看望爷爷、奶奶。爷爷住院时,他们轮流照顾,让爷爷安心养病。
每年公婆过生日,徐敏总是提前准备好礼物,下厨做上一桌寿宴,孙子、孙女和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一家人其乐融融。近年来,徐敏被十里社区评为“好媳妇”,她家也连年被评为“十星文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