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甘做困难群众的暖心人

本报记者 付家宝

“宋大娘,天气越来越冷,你照顾好自己,家里缺啥了就给我打电话,过两天我还来看你……”12月9日,在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三李社区贫困户宋秀莲老人家中,魏都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常志伟拉着老人的手,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

两个人的缘分还要从2017年12月说起。

宋秀莲老人的老伴儿是名军人,退伍后到许昌工作。没想到,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却被查出患了肺癌,于2017年病逝。为了给老伴儿治病,宋秀莲一家背负10多万元的债务,40多岁的儿子二级残疾,靠宋秀莲一月不到2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老伴儿直到闭眼,都放心不下我和残疾儿子。2017年的一天,我本想到魏都区政府寻求帮助,但我是名老党员,没给党作过啥贡献,老了却来麻烦政府,实在张不开口。”宋秀莲告诉记者,“就在犹豫时,小常看我满脸愁容,便把我请进了办公室,端给我一杯热茶,他问我是不是有啥困难。”

“大娘,您放心,您的事就是我的事。”常志伟听完宋秀莲的诉说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宋秀莲一直记着。“临走时,小常硬要塞给我200块钱,让我先拿着用,还说过几天要到我家看我。”宋秀莲说。

几天后,常志伟骑着电动车,跑了3公里路,来到宋秀莲家。“宋大娘和我娘年纪差不多,我娘有儿女孝敬,衣食无忧,看到宋大娘过得这么艰苦,我心里不是味儿啊!”常志伟说道,“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宋大娘作为军属遇到了难题,我不能不帮。同时,我还是一名党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困难群众,更是党员应尽的义务。”

从那以后,常志伟便经常往宋秀莲老人家里跑,帮其解决困难。

“你看,家里的米、面、油,都是小常给我买的,上次他还给我500元钱,嘱咐我买些营养品,别委屈自己。他还经常来家里陪我聊天儿,在我心里,他就像我的亲儿子一样。”宋秀莲告诉记者,常志伟还联系到西关街道办事处三李社区的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为她的儿子办理低保。

“不怕寒风刺骨的天气,他跑到家里,替我想办法给俺残疾儿子办低保,他的一腔热情融化了我心中对生活无望的坚冰,点燃了我对生活的希望……”宋秀莲老人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魏都区政府。

其实,这只是常志伟无私帮扶贫困群众的一个缩影。在一次慰问活动中,常志伟得知杨根思双拥社区军嫂孙文雯的女儿于2011年患上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家人四处借钱给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术,花了50多万元,高昂的医疗费用也让一家人犯了难。为了帮助孙文雯早日走出困境,常志伟经常以个人名义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孙文雯一家渡过难关。

“我是一名党员,力所能及为困难群众做些事,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愿做困难群众的暖心人。”常志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