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消费扶贫 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刘晓敏

近日,建安区扶贫办在许都公园开展的消费扶贫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由贫困群众种植的香菇、金丝皇菊等农产品,被过往群众及爱心单位抢购一空。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为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开拓了销售渠道,又让广大市民在吃到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为脱贫攻坚助一臂之力。

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市、区)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积极探索消费扶贫工作模式。目前,消费扶贫这一工作模式已逐渐成熟,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赢得了贫困群众的广泛好评。

消费扶贫即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各单位各部门及广大群众参与扶贫的社会责任感。

消费扶贫不同于简单地给钱给物,而是以购买贫困群众产品的形式进行扶贫。这样的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更有尊严,也更有成就感,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脱贫生产中。正因如此,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实施消费扶贫”。

另外,消费扶贫还能实现消费与扶贫共赢,把消费潜力变成脱贫动力。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群众,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和消费者,它的最大特点是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消费者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既可以满足单位或个人的消费需求,又可以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这种扶贫模式是“你卖我买”的商品交换行为,连接着消费者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贫困群众需要产品有“可销售的渠道”,广大消费者需要消费有“可保证的品质”,这种利益链接,是消费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

相信,随着消费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贫困群众脱贫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参与消费扶贫的人越来越多,定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更加强劲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