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拿出足够的工作力量投入少先队工作,打造少先队育人体系,让少先队专起来;通过红色教育、革命教育、感恩教育等系列特色活动,让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管理、教学、学习、活动中,使其扎根在孩子心中,让孩子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通过党团引领、“双培养”工程、精彩中队活动、研学旅行等,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让少先队员开启人生梦想,成为时代新人……
殷殷初心,春华秋实。位于许昌市清潩河畔的东城区实验学校,如今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建校以来,该校以“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重管理、求创新,重质量、求发展。如今,该校已有42个教学班,师生近3000人,各项工作取得骄人成绩。该校围绕“好好做人 好好做事”的校训,以礼仪教育、体验教育为抓手,在做好定置教育的同时,通过组织机构调整、管理模式创新、特色活动开展等途径,深入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在孩子心中 让孩子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无异于帮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东城区实验学校始终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德育的核心,通过多维度的综合效力推动德育教育的切实落实。
在校园内,以“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双百人物”为主题的各类文明标语、格言、故事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国画、书法、足球、舞蹈、管乐团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团活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灵,提高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培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日常管理中,该校建立长效育人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师风作为教职工的重要考核依据,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树立爱岗敬业、立德树人、行为世范的工作作风,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具体工作中,该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等各门课程之中,利用课程主渠道熏陶培养青少年爱国、友善、文明、诚信等一系列正确价值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该校通过“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礼仪节”“道德讲堂”“美德少年评选”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从身边事做起、从身边人学起。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校通过“一礼”“三礼”“七礼”等形式引导强化,使学生从小养成与社会文明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一礼”是指向国旗敬礼。每周一的清晨,学生在升旗仪式上集体向国旗敬礼。每周二到周五早上,学生走直线入校园,依次面向教学楼中厅的国旗敬礼。每天清晨一个标准的队礼,提醒学生牢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激励他们努力进取、奋发向上。“三礼”指的是入学礼、入队礼、毕业礼。每年秋季,学校会组织一年级新生及家长参加入学礼,通过走智慧门、朱砂启智、书写“人”字、行拜师礼、齐诵誓词等形式,教育学生走好人生求学的第一步。每年的建队日,学校会举行庆祝建队日入队仪式。新队员的家长亲手为孩子佩戴鲜艳的红领巾,用一句话将心中美好的期冀送给孩子,庄严郑重的队礼表达了新队员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七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交往之礼、行走之礼、合作之礼、餐饮之礼、就寝之礼、如厕之礼。七礼教育重在常规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在东城区实验学校的校园里,有一块特殊的德育实践基地——开心种植园。在这里,各年级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本年级的田地,种植蔬菜、花生、红枣等植物,全体师生参与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学校邀请农民家长对学生进行劳动常识教育,教给学生耕种的技能。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学会认真观察、懂得尊重他人、体验种植的艰辛、感受劳动的快乐;一串串火红的辣椒,一棵棵水灵灵的白菜,一粒粒饱满的花生,浸透着孩子们晶莹的汗水,更饱含着他们无尽的快乐。
让少先队工作专起来 让德育工作实起来
2019年8月,东城区实验学校进行改革,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党、工、团、队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工、团、队一条线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对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先进团队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该校着力凸显党支部对少先队的领导,指导少先队围绕校训“好好做人 好好做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
201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致以贺信。随后,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召开团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的贺信,对全团、全队提出学习宣传贯彻要求。会议指出,在行动层面上,要切实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工作力量投入少先队工作,加强少先队历史的学习研究,做精做细面向少年儿童的分层引导,认真抓好团队衔接,更加重视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配强建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
11月18日,东城区实验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贺信》(以下简称《贺信》)精神。“把少先队工作单列出来,配强建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继中在会上说,“要以《贺信》精神为指导,明确少先队工作的政治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前进方向,着力建设少先队育人体系,搭建多种平台,针对不同年级形成特色主题,传承红色基因,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学校少先队事业实现新跨越。”
为了进一步抓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该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革命传统、心理健康、网络安全、法制等教育,该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定置教育为抓手,在全校范围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重点开展卫生保健、环境保护、文明交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与实践活动。
让中队活动点亮队员风采 让研学旅行开启人生梦想
为了让少先队员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升,该校以各中队为单位,在每学期开学初,重点开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强化养成教育;结合“国庆节”“重阳节”“少先队建队日”等节日,积极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4月,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当下幸福生活;6月,组织学生开展庆祝“六一”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月,组织开展建队日唱红歌活动、“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活动,感受经典带来的魅力,体验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重阳节,组织学生围绕“敬老爱老”主题开展活动,通过感恩、敬老行动,进一步唤起学生尊老、爱老的意识……
在节假日,该校各中队辅导员精心策划,积极引领队员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走进敬老院送温暖,与福利院的孩子联欢;与环卫工人手拉手,体验城市美容师的工作流程;参观许昌博物馆、规划展览馆,了解许昌历史文化,展望家乡美好明天……一场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该校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让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成了许昌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研学旅行开眼界,立德树人见成长。春天去武汉大学赏樱花,夏天参观家乡美丽水系,秋天走进布兰奇自然学校感受秋之韵味,冬天游览家乡三国历史文化名胜;走进法院模拟开庭现场,参加小鬼当家独生子女特训营,“两会”期间采访市级领导及代表、委员……该校和报社紧密联系,将小记者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让小记者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祖国的名山大川,培养家国情怀,让他们在五彩斑斓的活动中展示青春风采,开启人生梦想。
蔡元培先生曾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意在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立德树人,任重道远,这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走过场,需要扎扎实实的实践、点点滴滴的积累。“我们将进一步把活动常态化、体验系列化,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让学生真正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乡、爱生活、爱祖国,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让梦想之船从这里扬帆启航!”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继中说。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让少先队员成为时代新人
东城区实验学校有教职工142人,党支部现有党员教师46人,其中中层以上党员教师14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4人。十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让学校充分认识到,只有把优秀的人才、学科骨干吸引到党员队伍中来,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只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使党组织在广大教职工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为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
为此,该校结合新时期党中央关于党建工作的部署,根据学校师资队伍情况,认真开展了“双培养”工作。在党员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积极扩大党员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优秀、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和名师,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实现党建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双提升”。
在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引领下,该校少先队大队部按照学校少先队改革部署,围绕学校学期工作计划,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少先队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
该校做好 “红领巾监督岗”值周评比工作,加强监管力度,对全校的中队以及整个学校的形象负责,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举行入队仪式,通过对队旗、队徽、队礼等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该校更是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要求细化为看得到、摸得着的行为。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词语中第一个“富强”,该校释义为:做最好的自己,少年强,则国强。可具体到身强(锻炼身体)、智强(努力学习),面对困难的坚强(不怕挫折)。让孩子们从身边事做起,从身边人学起,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更多的少先队员提升综合素养,成为时代新人。
本版图片由东城区实验学校提供